English / 中文

媒体聚焦 首页 > 内网新闻 > 媒体聚焦

京津冀三地校长共议学校减负提质妙招(学习强国)

来源:党委宣传部 时间:2022-05-30

  2022年5月29日 学习强国--现代教育报

  “双减”政策已实施近一年,学校是如何做到减负提质增效的呢?5月26日,第四届京津冀小学校长论坛在线上举行。23位来自京津冀三地的小学校长分享了各自的减负提质妙招,320余位小学校长参与了论坛研讨。

  据介绍,此次论坛由北京教育学院携手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举办。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背景下,该论坛已连续举办四年,旨在以久久为功的行动,为三地校长们搭建学校发展问题交流、经验共享、合作共赢的平台。

  主论坛上,京津冀三地的校长们从宏观、中观、微观维度畅谈思考,交流经验。

  “做好‘双减’,需要学校课程先做到‘双控’。通过学情优化,课堂教学进度;通过结构优化,控制课堂教学效度。学校课程做好‘双控’后,体现在学生身上的结果必然是增效。 ”天津市虹桥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徐长青认为,优化课程结构是提质增效的关键。学校做到“课程立校”,校长应当首先检视学校是否已经构建起了多元课程与特色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封闭课程与开放课程、单一课程与融合课程这五组课程。同时,在课程实施中,也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关,落实五育并举、三全育人。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介绍了作为育人责任主体的学校在“双减”后的快速转型。“‘双减’中,强化基础教育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将立德树人的宏大命题落地在学校微观单位的每一日,回到儿童最现实最真切的生命现场,让这盏明灯照亮儿童每一日的学校生活。”窦桂梅指出,要在“双减”改革带来的“后新时空”里做育人模式重构,需要学校实现四个转型,即将原来的学校教学时间走向长周期的儿童如何成长的时间,将原来的学校课堂育人走向学校一日育人,将原来的学科主导走向儿童学习与生活主导,以及将原来的学校单项育人走向多元主体参与共治育人。“这四个转型是未来学校做育人模式探索,育人空间结构优化以及育人方式变革等工作的核心指向与关键要义。”窦桂梅说。

  随后,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和河北省保定市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杨志超也分享了所在学校在提质增效方面做出的探索。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外语学院副教授、特级教师李怀源则在发言中提出,学校的教学改进要以“研”促“变”,通过研判形势、研读标准、研究落地,进而改变理念、改变路径、改变评价。

  据悉,北京教育学院“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将着力加强京津冀协同合作,建立京津冀干部教师培训联动机制,在联合培训、课程开放、学分互认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拓宽三地干部教师协同发展平台。

  (文/本报首席记者 常悦;来源:现代教育报)

  点击查看链接原文: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8335613142295570177&item_id=8335613142295570177&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