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院系风采 首页 > 院系风采

深化协同创新成果 赋能幼教高质量发展 ——北京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举办第三期协同创新学校计划展示交流研讨会

供稿:学前教育学院 时间:2025-11-28

  2025年11月27日上午,北京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第三期协同创新学校计划展示交流研讨会在北京教育学院黄寺校区配楼四层报告厅成功举办。北京教育学院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张润杰、北京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李炬、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副院长房阳洋、《学前教育》杂志社副主编程洁、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学前研修部教研员白志瑶、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学前教研室教研员王颖、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师训学前研训员张颖以及第三期协同创新学校计划各项目团队、项目园代表、北京市学前儿童保教工作者协会会员代表共计72人参加本次活动。研讨会由北京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李丰主持。

  首先李丰对北京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第三期协同创新学校计划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该计划是从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出发,围绕中小学校、幼儿园办学目标和需要解决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通过与各区教师培训(研修)机构、中小学、幼儿园合作开展校本行动学习与研究,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培训者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促进首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学院第三期协同创新学校计划项目包括5个项目、7个班次、9所项目幼儿园,共计培训110名学员,分别涉及西城、通州、顺义和大兴四个区域。

  五位项目负责人和幼儿园代表分别从项目整体设计实施的角度以及幼儿园具体开展的角度进行了汇报总结,呈现出前沿、务实的研究风貌。

  徐慧芳老师以“理实相生、研究与实践的协同创新”为题汇报项目实施情况,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以“研思赋能促成长,协同聚力启新程”为题汇报协同项目园所推进情况,并以“跷跷板与大力士——幼儿科学自主游戏中杠杆原理核心经验的发展”为题进行案例汇报。

  解会欣老师以“提升学前教师早期阅读教育教学能力”为题进行了项目实施情况汇报,顺义区裕龙二区幼儿园分别以“在时光长廊里,遇见更好的自己”和“借项目之力促师幼携手共成长——以中班《三只小猪》阅读活动为例”进行了案例展示。

  肖楠楠老师以《协同创新·回归生活》为题汇报了幼儿园德育实施路径优化的实践探索,大兴区第一幼儿园以“根脉·浸润·内生”为题汇报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幼儿品德的实践研究,大兴区第五幼儿园以“立德树人背景下’三维五阶’幼儿品格培养体系的构建”汇报了品格培养的实践研究,大兴区第十一幼儿园汇报了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索。

  刘畅老师以“阅读+社会情感能力,共筑身心健康成长基石”汇报了“促进幼儿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绘本教学研究”项目的情况,大兴区亦庄三幼以“促幼儿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四维三阶’绘本教学实践之路”为主题汇报了幼儿园的实践研究,并进行了圆桌沙龙:绘本里的“密码”,看见师幼社会情感能力的成长。

  杨瑞芬老师以“协同共生:文化自觉与师幼同成长”汇报了开展师幼互动视角下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情况。通州民族幼儿园和花石匠幼儿园分别以“节律文化下的师幼互动实践”和“师幼互动视角下幼儿园自主游戏课程文化建设实践探索”汇报了幼儿园的实践情况。

  专家点评环节,程洁和房阳洋两位专家对项目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些校本学习与研究直击一线教学中的真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有效回应了“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的“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加强创新能力培养”要求,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项目体现了“高校与幼儿园协同创新的深度与广度,形成了可复制、可辐射的宝贵经验”,为幼儿园德育、课程建设、教师成长与幼儿学习等方面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可借鉴样本。

  纪委书记张润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学前教育学院第三期协同创新学校计划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他强调,该项目是北京教育学院服务首都基础教育、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平台。项目的丰硕成果为我们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范本。面向未来,我们更需“共绘育人新篇”,将协同创新的动能转化为推动幼儿园“内涵式发展”的持久势能。他表示,学院将继续深化协同创新模式,强化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为促进首都学前教育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贡献更大力量。

  本期项目的成功举办,全面总结了协同创新在提升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实践成果与创新模式,不仅展现了北京教育学院在教师培训方面的引领作用,也为首都学前教育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十四五”规划收官在即,“十五五”将更加聚焦于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学前教育学院将主动融入这一大局,不断产出可推广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为构建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体系贡献智慧和方案。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