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态播报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听干训元老贺乐凡教授讲故事
时间:2019-10-22
10月21日上午,教育管理与心理学院(校长学院)干训元老讲故事系列活动第二讲成功举办。活动邀请到原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北京教育学院资深教授、著名干训专家贺乐凡教授作主题报告。教育管理与心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胡淑云教授主持报告会,二级学院全体教职工一起聆听了贺院长的报告。
胡淑云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深入推进之际,校长学院决定举办干训元老讲故事系列活动,以回顾干训来时路,做好新时代干训工作。梅汝莉教授第一讲取得热烈反响,贺乐凡教授第二讲动人故事将继续推进深入。
教管联合党支部书记郝盼盼以“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为题,向干训元老致敬。正是干训元老深耕的沃土,才让今天的干训事业树高千尺,正可谓“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我们教育人的目标。坚持面向全体,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名学生,这是实现我们目标的路径。陶行知先生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而培养好校长正是我们干训人的工作,北京教育学院干训人甘为人梯,助力校长成长,涌现出了贺乐凡、刘问岫、梅汝莉、米桂山等一批干训元老,培养出了李烈、吴昌顺等一批教育名家,为首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独有的贡献。
教管联合党支部党员李娜博士用“讲中国的学校管理故事,建本土教育管理学”为题汇报了学习贺乐凡教授著述及为人为学的心得体会。她用一本书、两项课题、三篇文章为主线进行了汇报。一本书即《学校管理》,这本书标志着“土派”教育管理学的诞生,也成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两项课题分别为贺老在“七五”期间主持的“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律和管理制度的研究”,以及在70岁高龄主持的“中小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实验研究”,第一项课题动用了21个省市的104位研究人员,调查了当时全国10000多名现职校长和128名优秀校长,课题成果推动了全国范围的四轮校长培训工作。第二项课题覆盖了全国17个省市的四万多名师生和家长,课题倡导的“每天进一步一点点,作最好的自己”成为学校改进的不竭动力。三篇文章分别为贺老在50岁、60岁、70岁之际在《教育研究》等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其主题分别涉及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教育管理学科建设以及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建议,三篇文章以点带面的展示了贺老对校长培训事业、教育管理学科建设的贡献以及他老人家对教育的热爱和关注。贺老是不倦的学者,因为文革历史原因,贺老多数著作完成于40岁以后,甚至70岁以后仍笔耕不辍、关心教育。从贺老身上我们看到了教育学院光荣的传统,更增添了前行的动力。
贺教授在听取了教管联合党支部两位年轻党员教师的汇报后,为教育管理与心理学院全体教师作主题演讲,他围绕“不忘初心,就是不要忘了那些一起奋斗过的人”“不忘初心,就是不要忘了那些闪光的真理和思想”两个方面,用生动感人的故事、朴素的真理为大家展示了我院干训事业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开拓进取,在教育管理学科上取得的辉煌地位和光荣历史,充分展现了我院老一辈干训人不畏艰苦、敢于担当的奋斗精神。
贺老说:“大家说了很多对我的褒奖,其实,没有这个团队我什么也不是。”2011年,在我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曾授予贺老“北京教育学院共产党员标兵”称号,以表彰其在改革开放以来为学院事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贺老把仪式上赠与自己的那束鲜花放在了学院的三颗梧桐树上,他说这三棵树见证了我们北京教育学院干部培训事业的艰苦过程。在上世纪80年代,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编写了全国第一本《学校管理》、在高校中第一个开设教育管理专业、第一本《中国教育行政学》、开办了中小学的第一本杂志《中小学校管理》…… 结果是光彩的,但是过程是非常艰苦的,可以说是几代教育管理人共同奋斗的结果。贺老还为大家讲述了很多感人至深的干训前辈的故事,如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刚正不阿的原教育行政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卞慎吾同志,身患癌症却要求组织停止使用昂贵药物、死后要求不开追悼会等的彻底唯物主义者、全国著名的教育管理学教授刘问岫同志, 住院前坚持上完最后一次课、病中依然挂念自己的学员和出版学术著作的原教育行政学院心理教研室副主任吴靖同志,为校长培训事业呕心沥血、直到去世一直住在69平米的房子里的萧沅同志等等。鲜活的故事让在场的每一个人为之动容,在那样艰苦的岁月,这样一批前辈却在教育管理学科开创了那么多个“第一”,并推动干训事业获得巨大发展。
贺老时刻关注教育发展,他认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面临很多问题。但是“我们要不忘记初心,不要忘记那些闪光的真理和思想。”贺老说,在时任总理温家宝同志主持的一次座谈会上,温总理曾经问他,“您都70岁了,为什么还在做课题研究”,贺老说“我家四代人都在做教育,但是今天的教育依然面临很多问题,我不甘心”。贺老是这么说的,也是一直在这么做的。他为大家介绍了当时编写新中国第一本教育管理学教程《学校管理》背后的故事,当时编书的主要人员都是一些刚从农村下放归来的青年教师,大家本身没有系统学过教育管理理论,更没有国外参考书。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总结老校长的经验,于是1977年组织了北京市最有经验的36名老校长,举办研究班,对已有实践经过反复研讨,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经过近三年的努力最后编成书籍。这个过程确立了学校管理的一些基本的真理,比如学校管理必须以教学为主、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矛盾的统一、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要统一、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要统一。这些思想在今天依然有价值,提示我们的教育改革不能走极端。
在座谈交流环节,杨雪梅教授首先发言,她回顾了与贺乐凡教授交往的点点滴滴,感谢贺老对晚辈的关心和爱护,钦佩贺老奋斗不息的学术精神,更被贺老高尚的人格深深感染。其他老师也都被贺老的故事深深打动,以教管系主任王淑娟副教授为代表的新一代干训人纷纷表示,一定要学习贺老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学术精神,更要学习贺老淡泊名利、心胸豁达的人生境界。
干训元老讲故事系列活动,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往深里学、往实里干的具体体现。面向新时代国家要求培养教育家的重任,新一代干训人将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响应总书记“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号召!奋斗新时代,再创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