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来源:党委宣传部 时间:2023-05-08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有关“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战略部署精神,庆祝北京教育学院建院70周年,宣传推广教师科研产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突出学院研训融合特色,近期本栏目将陆续推介学院教师近期取得的优秀科研成果。本期推介的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基金课题“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教育课程实践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
课 题 简 介
本课题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基金课题“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教育课程实践的问题及对策研究”(CLA170277),课题负责人为北京教育学院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徐扬副教授,于2017年获评立项,2022年10月结题。课题通过学生健康素养和体质大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深度挖掘了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和实施模式,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通过基地学校开展的实践研究课例,开展了观摩和研讨活动,结合多学科教师的主题培训,探索构建了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模式。
研 究 成 果
课题立项以来,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一是积极服务决策咨询。课题组全程参与了《北京市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版)的研制(北京市教委已发布)。特别是基于前期调研数据与分析结果,撰写了《纲要》解读及《北京市落实“健康中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方案”》,参与编写了北京市健康白皮书。相关成果受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北京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的充分肯定。
二是积极服务基层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课题组重视开展健康教育实施模式和推广路径的研究,在基地校积极探索构建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研究成果的教学转化取得显著进展,为一线学校落实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三种具体实施模式,即多重资源整合的策略模式、以学校特色文化为基础的课程整合模式,以主题活动实践为驱动的健康教育推进模式。另外,课题组还开发了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系统软件,申请了相关的国家软件著作权。
三是积极开展学术创新。课题撰写学术专著1部,发表7篇学术论文,其中C刊论文3篇、C扩期刊论文1篇,人大复印全文转载论文2篇。相关研究成果已成为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的重要支撑。
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模型及一线学校的课程实践
研 究 结 论
课题组采用问卷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16个区内的48所学校的小学(3~6年级)、初中、高中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进行了调研。认为当前学校健康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学校健康教育管理团队建设薄弱、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模式相对单一、教师培训资源不足等问题需要高度重视。课题提出学校是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表现是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建议:一是建设分工协作、保障有力的学校健康教育专业团队。二是推动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常态化、灵活性设置实施。三是针对社会实际与学生需求,与时俱进更新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四是尊重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系统设计“递进式”课程体系。五是加强渗透性与技术性,营造安全的健康教育物理环境。六是借助“引进来”“走出去”,构筑安全教育家校联盟。
课题部分学术研究成果展示
成 果 转 化 设 想
一是增加大数据的采集范围,进一步推进课程实施模型的应用范围。二是进一步深化研究,将后疫情时代学生健康教育的新型属性特征和学生体检数据变化的统计结果纳入研究领域,并通过学生与家庭中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得以实践。三是关注贫困和偏远山区学校的健康教育的课程实施现状,将健康教育的理论成果从基地校向外围辐射,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的成果进行深度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