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孔子学院 首页 > 交流合作 > 孔子学院

语通中塞,情暖人心:塞浦路斯大学孔院双方院长在中-塞-欧媒体论坛共述跨国友谊

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时间:2025-10-27

  当地时间 2025 年 10 月 22 日,塞浦路斯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振先与外方院长艾琳娜・阿夫古斯蒂杜-基里亚库(Elena Avgoustidou-Kyriacou)应邀出席在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举办的中国—塞浦路斯—欧洲媒体论坛。在“中塞友人讲述友谊故事”环节,两位院长深情回顾了孔院十一年来以语言为媒、以文化为桥,连接中塞两国人民心灵的感人故事。​

  本届论坛由中国驻塞浦路斯大使馆、塞浦路斯广播电视公司、塞浦路斯邮报、新华社欧洲总分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欧洲总站及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吸引中塞及欧洲多国政府、媒体、智库、高校等领域的百余位嘉宾齐聚一堂。论坛以 “大变局时代:人类命运与共,深化媒体交流合作,共塑中塞、中欧关系美好未来” 为主题,聚焦媒体合作、社会责任、人工智能与媒体监管等核心议题,并正式发布了《中国—塞浦路斯—欧洲媒体论坛宣言》。​

  作为中塞教育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已成功运营十一年的塞浦路斯大学孔子学院,其发展成果与鲜活故事,成为本届论坛中最具温度的一抹亮色。​

  发言中,外方院长艾琳娜首先回顾了塞大孔院自2012年启动筹备、2014年正式揭牌以来的发展历程,将其赞为 “中塞教育合作的典范”。她动情表示:“在过去13年的携手前行中,最珍贵的不仅是塞浦路斯大学与北京教育学院建立的深厚合作情谊,更有我与中方院长王振先多年如一日的信任与并肩协作。中塞虽远隔千山万水,却因共同的文明底蕴、相似的价值观以及彼此的尊重理解而心心相印,这正是两国合作与友谊的根基。”​
 


 

  中方院长王振先则指出,十一年来,塞浦路斯大学孔子学院已悄然成长为一座连接中塞两国信任与机遇的桥梁。“学院累计为数千名学生提供中文教学服务,举办各类文化活动逾200场,吸引超五万人次参与;更重要的是,在陪伴并见证一位位个体成长的过程中,孔院为中塞友谊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人文力量。”​
 


 

  他还分享了多个温暖人心的故事:2014 年孔院首批塞浦路斯大学中文课程学员菲利普斯,经孔院推荐赴华深造,如今已成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员;一位钦佩中国成功发展的塞浦路斯医生,希望送一双儿女到中国留学,孔院为其量身定制中文课程,助力家庭圆梦;热心的出租车司机萨瓦斯先生,十年来如家人般帮助他和中方教师解决各种生活困难;咏春拳师亚历克斯先生在聆听孔院文化讲座后,主动义务地承担孔院武术教学课程,首次访华后更决定带家人到中国定居。“这些故事虽朴实无华,却生动彰显出语言文化润物无声、跨越国界的力量。”

  王振先特别提及一段难忘的回忆:“2017年我第一个任期结束前,外方院长埃琳娜和塞大同事们赠我一块手工木雕纪念牌,牌上刻着一课‘友谊之树’和中塞全体教师的名字。当时我感动落泪,也正是这份深厚情谊,让我选择在 2023年重返塞浦路斯,继续为中塞友谊续写更多温暖故事。”​

  展望 2026 年中塞建交 55 周年、塞浦路斯即将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等契机,两位院长一致表示,塞浦路斯大学孔子学院将持续深化与中塞高校、政府、企业间的合作,打造更多贴近当地民众、富有生命力的文化项目和语言课程,为塞浦路斯培养更多拥有跨文化素养的青年人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孔院力量。
 

  撰稿、摄影:塞大孔院志愿者教师 张势城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