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培计划 > 国培十年总结

探寻高质量中小学体育国培之路

——国培计划体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十年探索

2020-08-17

  “国培计划”是我国体育教师培训工作带有方向性的改革,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自2010年教育部正式启动“国培计划”——体育美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以下简称“中小学体育国培”)至今,十年实践为各级各类体育教师培训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体育国培”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然而,“体育国培”作为一项制度,能否得到巩固与发展,并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支持,关键还在于“体育国培”的质量与效果,这也是北京教育学院作为持续性承训单位不断追求与思考的核心问题。

  一、项目背景与基本情况

  我院承担的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国培是教师国培示范项目,主要是面向全国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进行10天(60学时)短期集中专项培训,目的是补齐紧缺薄弱学科教师能力“短板”,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2010年至今,我院承担的十年中小学体育国培,共计培训2664名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其中初中体育教师1358名,小学体育骨干教师1306名,涉及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规模之大,在体育学科国培承担院校中也是名列前茅。

  其中,我院承担的初中体育国培任务与完成情况如下所述:

  2010年,面授10天/60学时,培训学员300人,结业295人;

  2012年,面授10天/60学时,培训学员200人,结业191人;

  2013年,面授10天/60学时,培训学员250人,结业223人;

  2014年,面授10天/60学时,培训学员200人,结业181人;

  2015年,面授10天/60学时,培训学员150人,结业134人;

  2016年,面授10天/60学时,培训学员100人,结业96人;

  2017年,面授10天/60学时,培训学员100人,结业95人;

  2018年,面授10天/60学时,培训学员100人,结业93人;

  2019年,面授10天/60学时,培训学员50人,结业50人。

  我院承担的小学体育国培任务与完成情况如下所述:

  2011年,面授10天/60学时,培训学员300人,结业296人;

  2012年,面授10天/60学时,培训学员200人,结业189人;

  2013年,面授10天/60学时,培训学员250人,结业225人;

  2014年,面授10天/60学时,培训学员150人,结业137人;

  2015年,面授10天/60学时,培训学员200人,结业178人;

  2016年,面授10天/60学时,培训学员50人,结业48人;

  2017年,面授10天/60学时,培训学员100人,结业88人;

  2018年,面授10天/60学时,培训学员100人,结业97人;

  2019年,面授10天/60学时,培训学员50人,结业48人。

  二、培训设计与组织实施

  (一)项目主题演化及分析

  我院承担十年中小学体育国培的主题均不一样,但均紧紧围绕着“示范引领雪中送炭 促进发展”的国培宗旨,沿着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推进主线,不断融入全国最新颁发的教育、体育、教师的相关文件或会议精神,结合学校体育改革新动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新结果、教师专业发展新要求、国内外行动研究新成果,从课堂教学到品质课堂、从课标修订到核心素养、从教学技能到教学能力、从学生体能到学生运动能力等,凸显出小而精、热而实的国培主题设计主旨特色。

表1 我院承担十年中小学体育国培的主题信息

gpzj-10-b1.png

  (二)培训对象分析

  我院承担的中小学体育国培对象共计2664人,涉及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除港澳台以外,真正做到面向全国的全覆盖体育国培,其范围之广,在体育学科国培承担院校中也是位居前列。其中,少数民族约占1/10,男女教师性别比例约为3:1,80%以上的学历为本科;而中学高级职称仅有10%,小学高级职称60%左右,10%左右的兼职体育教师,2%左右年龄超过50岁,没有达到“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所学专业须为体育相关专业”“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岁”的国培要求。

  (三)培训模块及课程设置

  依据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要求,项目组在前期的需求诊断与目标定位后,确定每年培训主题,基本从师德修炼与理念更新、知识梳理与问题碰撞、专项技能与实践提升、专业成长与创新成果等四个模块呈现课程内容,共计集中面授60课时,其中2018年单独要求网络学习30学时。不同的模块和课程沿着培训主题和达成实效,直至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呈现出纵向推进关系,而在不同推进阶段的内容互相之间存在着横向衔接关系,最终指向的是“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国培计划战略目标。此外,结合体育学科的特性,在课程设置中较为突出实践性培训课程的比例,保持在60%以上。

  (四)培训模式和方法

  在十年的中小学体育国培进程中,项目组围绕培训主题,兼顾学员需求诊断、培训内容搭配、培训师资来源、培训时长限制、培训成果生成、项目资源整合等因素,构建学教研训一体的培训模式,采用固定分组、主题论坛、课例研修、驱动观摩、即时交流、成果评价等学员个体与全体的参与方式;5分钟、15分钟、20分钟、40分钟、60分钟、90分钟、180分钟7种长短课相结合的学时分配方式;“串联式”专家传教、“菜单式”教材分析、“融合式”课例研修、“比对式”同课异构、“联动式”驱动观摩,“主题式”培训论坛、等以参训学员为本、丰富多样的创新性培训方式,力求培训的实效性。

  (五)项目团队

  我院中小学体育教师国培团队在陈雁飞院长的带领下,经历了全员参与——分工合作——固定角色三个发展阶段,集结体育系与学校体育研究中心的核心力量,采用传帮带、固定组合、外出学习的方式,自主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体育学科国培项目负责人,具体如表1所述。此外,采用整体规划、因长而定、持续跟进的方式,全力打造一批专项突出、专业高超、拥有专属课程的国培院内专家团;采用因人而异、角色体验的方式,逐步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稳扎稳打的国培班主任与管理保障团队。

  (六)师资情况

  我院中小学体育国培项目严格按照国培计划申报的要求,每年外请专家比例处在52%-70%之间,10年平均数达到60.7%。我院在集结全国各兄弟院校、江浙沪粤闽等发达地区的学科专家、省市级教研员力量的基础上,适时邀请国外相关体育专家进入国培的理论讲座与实训课堂,充分发挥京津冀一体化的优势,以及北京市16个区优质培训师资,组建一个一线优秀教师、学科指导教师、省市级教研员、体育学科专家四维一体的高水平国培师资团队,组建一个信息完备、结构合理、面向全国的国培体育专家资源库,为组织实施高效精准国培体育提供智力资源保障。

  (七)培训组织与管理

  项目组构建行政领导、项目负责人、学科负责人、教学组、管理组、教务组、后勤组、财务组、宣传组、安全组等培训工作小组,确定了各培训工作小组组长和成员,明确了培训工作任务和职责,确保了培训工作的有效组织和顺畅实施。同时,为实现培训项目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同协调、可监控的系统管理,项目组以其独特的管理办法、清晰的管理层次,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师培训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测体系。在“制度是根本、团队是灵魂、执行是保证、高效是目标”的管理理念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有助于适应培训需要和满足学员需求的培训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有助于为培训提供优质服务的技术及后勤服务保障制度,建立和健全各项制度并形成督查和考核机制。

  三、培训成效与社会影响

  (一)培训成果

  中小学体育国培项目组在短期集中的10天里,坚持内涵发展的发展,以“学以致用、用以致学”的培训理念与方略,注重骨干教师研修学习与实践工作的紧密结合,注重业务操练与能力迁移、成果转化每期体育国培均围绕某一个主题、依托某一种产出,进而开展各有所侧重的专项指导与训后追踪指导,并最终生成相应的学员成果。这种一对多、任务驱动、跟进式的成果专项指导,从被指导学员各自的教学特长、教研成果出发,提升参训学员在成果专项指导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与指导专家联手精心打磨形成一个个喜人的科研成果,正式出版11部著作与教材。

表2 2011-2019年中小学体育国培学员正式出版的科研成果

gpzj-10-b2.png

  (二)匿名评价情况

  我院在2013-2019年示范性体育国培学员匿名评估结果大多数为名列前茅,在近几年稳步提升在前三名,这与我院对国培计划项目的整体规划、制度建设、专项管理、全程指导、质量监测、团队考核等方面的措施有直接的关系。

表3 2013-2019年示范性体育国培学员匿名评估结果统计

gpzj-10-b3.png

  (三)社会影响

  早在2008-2009年我院在承担全国中西部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时,作为统筹单位,在做好顶层设计与制定培训实施方案的基础上,选派项目团队全程跟进,将成熟的培训模式、优质的培训经验、切实的培训反思,分享给成都体育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三所院校成为国培计划体育学科承担院校。而我院的体育国培承训资质涉及小学、中学与高校,包括体育骨干教师、教研员与培训者,同时还承担青海、河北、黑龙江、新疆等省级体育国培,为全国各地的中小学体育国培做出较大的贡献。

  我院借助“国培计划”平台,开展系列教学问题研究、课例研究、案例研究和教学法研究,出版“国培计划”中小学体育培训系列教材,获得第四届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该教材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已初步显示出实效,得到各级领导、专家特别是学员的认可,成为多家“国培计划”承担院校的重要培训资源。此外,在2010-2019年度新思考网、中国教师研修网、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电化教育馆、奥鹏教育等机构承担的远程项目培训中,也作为培训学习资料与数万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共享。

  四、培训特色与主要经验

  (一)培训特色

  1.“三突出一发展”的培训特色

  中小学体育国培突出体育学科前沿理念传递、体育品质课堂打造、分项教学技能学练,重点发展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示范引领的种子教师。结合参训教师的需求与特长,在实操课程专题培训中采用分项三选一、固定研修学习小组的方式,采用体验式与问题研讨式培训,聚焦某个培训问题的深入研讨,获得最大的培训获得;且每个小组配备2名指导教师,体育专家或学科教师1名,特级教师或优秀教师1名,增强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创造性,为参训教师提供思想引领、技术支持和发展保障。

  2.学-教-研-训一体化培训方式

  针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与培训中的问题,注重从理念、方法、案例、实践、交流、互动,凝练、反思等多层面、多角度的“学、教、研、训”,围绕培训主题,通过专家核心课程讲授、针对一线难点问题解答、知识技能学用转换、分组互动交流、经验提炼与反思,根据不同培训课程特色与学员需求,采用“学教研训一体化”培训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系统全面提升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

  3.多平台交叉式互动,深化扩大培训效应

  借助国培平台,项目组为全国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搭建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网络平台、观摩平台、宣传平台、展示平台、微信平台等,把培训理念、价值寓于各种有形的载体中,使培训可持续、可发展、可延伸,使培训成果在平台的基础上发挥更大作用。

  (二)主要经验

  1.科学规划: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

  根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北京教育学院国培计划办公室等相关文件精神要求,根据参加国培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的需求,做好项目规划,科学研制“国培计划”项目实施方案;构建科学合理、具有挑战性、可视化的总分目标体系;依托电话、微信群、邮箱、问卷星进行前期的需求测查;科学统筹,组建培训保障组;抽调学院的教学经验丰富的培训师,组建一支专业扎实、素养深厚、管理科学、能战能胜的培训管理团队,全程服务培训班的学员,努力做到和体现人文关怀和周到的服务,以人为本,解决好学员的衣食住行等问题,使其能够专注于培训,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研讨中,为培训实效的取得提供保障。

  2.协调一致: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

  为保证中小学体育国培的顺利实施,项目组与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各省市区教育厅师训管理部门相关部门保持长线联系,确定培训名单,通过多种方式与培训学员联系,对于不能取得联系的学员,积极向各部门反馈,请其出面再次协调这些培训学员。这种积极的协调,保证学员尽全力能按时到北京接受培训,每年学员报到率近95%。为了确保核心课程、专业课程、选项课程、交流课程的顺利进行,保证全体学员都能接受到高质量的培训,项目组积极协调相关单位、专家,研究制定详细的授课方案、观摩议程,精选了具有多年培训经验,尤其是参加过“国培计划”的教师组成项目团队,有效地保证了课程质量。

  3.坚决执行:项目圆满完成的支柱

  项目团队成员角色定位准确,分工明确,且团队协作,力求精益求精。整个项目团队执行项目负责人的命令不讲条件,完成任何任务不找借口,保证培训质量坚持始终,发现任何问题及时反馈,勤动脑筋不断上进,确保项目不折不扣地顺利进行。在培训推进中,人手一本培训日志,做到有据可查,且培训者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服务质量,信息者收集学员、课程信息、监督者督促培训进度,班主任聚拢学员和项目团队,完善者精益求精,使培训更上一层楼。

  4.总结反思:保证培训质量的良方

  培训期间,项目负责人带领项目团队每天都召开碰头会,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及时处理培训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每个项目团队成员认真负责,质量为先。培训后,项目负责人带领项目团队回顾培训过程,精选培训过程中的典型事件,分析原因,提出更好地解决办法。将成功的经验进行模式化处理,制成工作标准,并在项目成员间推广执行。对于培训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总结,防止再犯,重新计划,推动整个培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体育国培”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经过十年的积淀,我院中小学体育国培已经形成贯穿国培全程的培训主题、以学员为主体的培训理念、凸显问题解决的培训实施、注重多层多维的培训资源、学教研训一体的培训模式等标志性、独特性培训风格。2020年新一轮国培计划已经启动,我们还将继续进行中小学体育国培的设计、实施、反思、研究,最大程度地助推“体育国培”的质量提升,确保“体育国培”的长效影响,真正让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受益于“体育国培”,成长于“体育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