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培计划 > 国培十年总结

专职培训团队研修项目体育与健康培训班项目总结

2020-08-18

  一、项目背景与基本情况

  专职培训团队研修项目体育与健康培训班,所属类别为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中的“国培管理者团队研修”,培训对象为高等学校和各级教师培训机构的骨干培训者。从2012年开始到2019年,承办7期共计10个培训班,培训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培训者450人。

  2012年,面授10天/60学时,培训学员100人,结业95人;

  2014年,面授10天/60学时,培训学员50人,结业40人;

  2015年,面授10天/60学时,培训学员50人,结业40人;

  2016年,面授10天/60学时,培训学员50人,结业49人;

  2017年,面授15天/90学时,培训学员100人,结业92人;

  2018年,面授10天/90学时(网络30学时),培训学员100人,结业84人;

  2019年,面授10天/90学时(网络30学时),培训学员50人,结业50人;

  二、项目设计与组织实施

  (一)培训对象分析

  培训对象总体来讲来自高校学科教师、培训教研部门的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从历年学员构成比例来看,高校教师大约占50%,中小学教研员占30%,一线中小学教师占20%;其中高级职称的比例大约占63%,中级职称的大约占35%;年龄方面,40——50岁的学员占比最大,约65%以上;学历方面,硕士、博士学历的学员在近几年的培训班中构成比例逐年加大。从学习意愿来讲,大部分学员有很强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能配合培训团队完成培训任务,实现既定的培训目标。

  (二)项目主题演化及分析

  2012年,根据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的文件,聚焦体育学科培训者培训创新核心要素所涉及的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专题研修,拓宽新视野和业务提升能力,聚焦教研训和策划设计能力,培养善于创新和迁移转化能力。确定项目主题为“体育与健康学科培训者教研训创新实施能力”。

  2014年,体育教师培训工作面临着“如何通过培训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强化体育教师培训有效性”问题,培训以“聚焦研修主题的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为主题,聚焦体育学科培训者培训创新核心要素所涉及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专题研修。

  2015年,在教师培训规模发展从数量扩大转向质量提升的重要阶段,在通过培训实践创新强化体育教师培训有效性的探索中,确立了“基于教学能力诊断的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的主题,聚焦体育学科培训者专业素养所涉及的核心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专题研修。

  2016年,为了更快更及时领悟和理解标准精神和理念,根据教育部总体部署,以提升全国各地承担体育教师培训的机构及高校按需施训项目策划和设计能力,确定“基于教学能力诊断的按需施训方案设计”的主题,聚焦体育学科培训者专业素养所涉及的核心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专题研修。

  2017年——2019年,培训聚焦“基于需求诊断的按需施训方案(课程)设计”主题,旨在使学员了解培训专业理念、学科前沿发展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培训课程标准》研制核心思想,掌握需求诊断的工具、方法及对接的按需施训方案设计决策。

  (三)培训模块及课程设置

  培训总体分为三大模块,即培训理论与动态、需求诊断分析、培训方案设计,其中培训理论与动态模块,核心课程包括教师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及培训应用、如何系统设计培训项目方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师培训课程标准》研制解读等,需求诊断分析模块,核心课程包括如何开展体育教师培训需求的诊断分析、教师培训需求诊断工具使用与案例分析、质量视野下体育教师培训者五大专业素养等理论部分,还包括北京教育学院2019年培训项目案例分析、基于课堂实操的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诊断等实践部分,培训方案设计模块,核心课程包括如何系统设计培训方案、如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深度学习教学改进、如何撰写培训方案等理论部分,还包括培训方案设计案例解读(新教师、青蓝工程、冰雪项目、校园足球)、优秀培训案例观摩与研讨交流(国培小学、卓越教师工作室)等实践部分。

  (四)培训模式和方法

  在“理论学习、主题情境、互动研讨、案例剖析”的培训与研究中,培训运用学教研训一体的混合式、小组研修共同体的协同式、体验交流对话的交互式、注重实践应用的实战式,将培训中面授学习要素与训后网络自主学习要素有机结合。

  1.“三维一体”学教研训的方式。通过专家核心讲授、难点问题解答、培训实操转换的三维一体模式,从理念到方法的层面进行重点突出的传教,从扩知识视野到实践设计应用,从问题的发现到解答问题的相互碰撞。

  2.任务驱动专题研修的方式。结合学员需求将培训实施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重点,将学科导向与培训实践问题相结合,以实施能力和创新转化、完成方案策划和创新设计为任务。

  3.聚焦问题实践运用的方式。聚焦课程、模式、手段、成果、绩效的创新点,发现和寻找前后实施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真正从思想上感受培训的创新。

  4.注重培训方案策划的方式。结合培训质量的核心要素,针对性地引导学员参与培训项目学练,理清项目设计、项目课程、项目管理、项目执行等重要环节和掌握的办法。

  (五)项目团队与师资情况

  聘请全国知名的教师教育、教育管理、学校体育等各方面学科专家学者组成的师资团队,按照项目组的统一要求,根据课程计划进行备课、授课。这些师资由高校及科研院所、师训教研部门及培训机构、一线骨干教师三部分构成,兼顾理论与实践、师训理论与学科理论。在授课比例上,院外教师所占比例不低于40%,为培训质量提供基本保证。

  项目组构建了一支专业扎实、管理科学的项目管理服务团队,业务团队统领培训具体业务工作,项目首席专家、项目负责人、业务班主任、项目秘书和跟踪指导教师一体的管理体系,把握培训质量监控工作。以业务、行政、后勤、安全、协调为分支,各个分支兼顾本职、全面投入、具体落实、相互补台、凝聚合力。项目组将培训环节与培训管理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管理思路明晰、实际操作简单、能够确保教学和培训管理质量的培训管理模式框架,进行培训课程的管理、培训时间的管理、项目团队的管理、项目沟通的管理、项目质量的管理,注重培训的过程和细节,细化培训的组织和环节,强调培训的专业化、规范化、人文化。

  (六)培训组织与管理

  在“制度是根本、团队是灵魂、执行是保证、高效是目标”的管理理念基础上,项目组以其独特的管理办法、清晰的管理层次,建立和完善有助于适应培训需要和满足学员需求的培训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有助于为培训提供优质服务的技术及后勤服务保障制度,建立和健全各项制度并形成督查和考核机制,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测体系。

  1.一体化的组织管理体系

  为了保障“国培计划”的有效实施,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成立了院长挂帅的国培项目领导小组,宏观指导与决策;设置继续教育办公室,统筹协调、专业指导、服务保障。为确保培训项目的开展,构建了行政领导、教学、组织、管理、教务、后勤、财务、宣传、安全等各培训工作小组,负责项目具体实施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加强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 提升培训管理的统筹和科学。

  2.多维的培训项目团队

  项目组成立四位一体的组织管理体系。项目负责人、学科负责人、班主任和项目秘书一体的管理体系,把握培训质量监控工作。项目负责人整体把握培训项目,学科负责人做好学科的具体实施和质量监控,班主任主动了解学员反应,并把学员的意见及时反映给项目负责人及任课教师;项目跟踪人做好项目各项管理工作和档案工作基础上,做好培训日志。

  3.到位化的后勤服务保障

  学院位于北京中心市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有可容纳200名教师的公寓和食堂,配套有学院医务室和出行车队以及安全的校园研修环境,为学员提供培训学习、研讨交流的服务设施与保障,学员吃住行一体化在同一校区,学员学习、娱乐、上机在同一校区,为学员提供便捷的条件。

  4.人文性的细节管理举措

  为了确保此次培训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项目组在对学员严格要求的同时,坚持“严格要求”与“以人为本”相结合的原则,努力体现人文关怀和周到的服务工作。如给学员外出考察回校时准备热腾腾的姜丝可乐,给学员准备班级统一的培训服装,利用晚上业务时间带领学员游览后海、体验南锣鼓巷胡同文化,给班级小结交流时购买了北京特产等。

  三、培训成效与社会影响

  (一)培训成效

  1.基于研修正能量的理念提升

  对于所有参加培训的学员来说,参加培训是紧张、充实而快乐的。从培训学员的体会感受、培训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培训后的作业成果、培训产出的效益来看,培训取得了显著成效,培训学员取得了很多实质性的收获,从观念的更新、到自我的反思、朋友的结交、教研的创新、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拓展,都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同时,绝大多数学员认为培训对于实际工作有着指导意义。如培训学员所说:培训的每一天,我们就这么忙碌着,可是我却觉得很充实,很幸福。河南淇滨区明达小学体育教师王军霞说:“整个培训团队带给我们的是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感恩培训让我遇到想要的未来,让我心怀一颗敬畏心、自信心和耐心,立足校园,为体育事业最一点事”。

  2.基于专业遇见的研修获得

  学员在研修理念提升课程中获得新知,在教学能力诊断课程中得到突破,在观摩研讨交流课程中拓宽视野,在分组碰撞中互动交流。通过培训,学员们知道了什么是专业的培训、什么是好的培训师、什么样的培训课程学员喜欢、怎样设计培训培训、怎样让培训可爱起来,培训学员的培训理念、培训思想、培训方法、培训形式、培训绩效等方面有了全方位突破。重庆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的陈淋老师说:“十天,精神的启迪,理念的革新,收获满满,助力我的研训之路持续跟进。反思我的研训工作,任重道远。”

  3.基于想要未来愿景的满意度评价

  通过培训,每一位学员的认真与执着、智慧与潜能、进步与收获,都一一融入在培训的每一节课堂中、每一次互动中、每一项体验中、每一点反思中。从整体上看,此次培训得到了培训学员的高度认可。同时,学员认为项目满足学员学习需求的程度、目标设置、课程安排、研修资源、培训方式、授课教师、教学条件、用餐服务、团队服务、研修成果方面的评价,满意度均在90%以上。整体看来,还是充分表明培训的整体实施和实效性,反映学员的整体满意情况。正如湖南吉首大学体育学院龙佩林教授说:“培训让我有了清零意识,不断学习升级自己,在未来的培训中,我会以服务为宗旨,以陪伴为方式,在培训中创造新的成绩,创造精彩的人生”。

  4.基于高端国培的实践体验

  通过培训,学员们有了“心”视角、“新”思考、“欣”发展,找到了体育未来发展的方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培训学员给予项目组点了诸多的赞,认为培训有意思、有内容、有内涵、有助力、有实效、有意义;认为培训架起了顶层设计与学校体育发展之间的桥梁,认为培训期间了解了国家的承担,明白了领导的重视,看清了人们的期望,懂得了体育人的努力。正如福建教育学院的刘秀春教授说:“北教院研修之旅,多了份激情澎湃,多了份深邃思考,重新出发。” 安徽淮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刘超教授说:“新理念已确立,新方案即落实”。

  5.基于成果凝练的产出影响

  通过培训,形成了包括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库、培训微课程、教学能力诊断标准、课堂观察案例、微纪实等在内的培训生成性资源,7期培训,共生成14张培训视图光盘、7个专题片,以及一批包括研修手册、管理规章等在内的一整套培训资源,为该项目后续的再度推进和总结提炼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社会影响

  培训紧扣新时期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内容和新颁发的新课标,注重从理念、方法、案例、技术多角度的解答,圆满完成了近百名高校教师、教研员和一线骨干教师的培训任务,培养了一批德行兼备、善于教研、精通培训的种子培训者。在绩效成果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包括培训方案、课程设计、研讨报告、课堂点评等在内的培训文集,记载了学员德之认识、训之体会、法之提升,融入了学员的见解交流,凝结了学员的学识智慧,体现了学员的专业水平。在资源成果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包括培训讲稿、培训掠影、教学视频、开班典礼和结业典礼等在内的培训光盘、一套融培训课程、培训模式、专家团队、管理制度、工作手册等在内的培训资源、一套包括学员服装、培训LOGO、网络交流、宣传报道等在内的文化资源。在辐射成果方面,通过400百多名学员的辐射影响,大大提升了学员所在省市、地区体育教师培训的整体水平;通过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扩大“国培”影响力的同时,增强了社会对于学校体育、体育教师培训的关注。

  四、培训特色与主要经验

  (一)培训特色

  1.主题式培训引领

  培训以“体育与健康学科培训者培训创新实施能力”为主题,以新课标、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为核心,聚焦体育学科培训者培训创新核心要素所涉及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聚焦方案、课程、模式、手段、绩效的创新点,注重从理念、方法、案例、技术、策略多角度解答,开展针对性的主题引领培训,研究体育与健康学科培训者学教研训一体化和培训策划创新能力。

  2.模块式课程教学

  根据“国培计划”课程标准指南,项目从培训创新策划实施这一相对独立的问题出发,打破学科界限,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分析方法和解决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了四个相对独立的模块教学单元,以核心课程讲授理念提升、培训课程方案设计能力提高、选修主题重点强化、观摩研讨体验交流、课堂即时点评交流等形式,充分发掘高校教师、教研员和一线骨干教师的潜能和主动性,增强他们在培训中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使培训实效不断提高,修炼体育学科培训者的专业化、科学化和有效化。

  3.实战式策划设计

  围绕培训主题,项目组在设置课程组、方案组、管理组的选修基础上,重在让每一位学员围绕培训目标和要求,在经验总结、主题引领下一一进行培训课程的设计和培训方案的策划,使学员动起来、做起来、练起来,在初稿撰写、小组研讨、专家指导、修改完善、分享交流的环节中,学会培训方案策划的要点和关键,学会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体验培训组织实施的手段方法,体认培训者的感受心得,以求观念内化与行为固化的“做”,以实现“学、思、做、研”的有效结合。

  4.互动式交流研讨

  培训从“我是如何做教研和培训的”、 “如何让体育教师培训更有效”、“体育教师喜欢什么样的培训课程”、“设置培训课程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我的培训之最分享”和“我急需解决的问题”等研讨主题,通过教研员与教研员、教研员与一线骨干教师、高校教师与一线骨干教师、高校教师与教研员、学员与项目组指导教师等的互动研讨,从无主题到有主题、从无领导到有组织者,从理论、思想、实践、方法等多层面进行思维碰撞,有效为学员认清现状、理清思路、解决问题、答疑解惑。

  5.体验式跟进指导

  项目充分考虑学员在培训中的实际需求和问题,培训中设置了多种类型的观摩学习活动,通过观摩学习首都优秀教研员的教研活动,通过观摩聆听首都特级教师的常态课,通过国培学员异地上课的实践指导,通过观摩学习同班学员的授课课堂,通过体验学习同期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的全过程,通过贴身项目组教师的全程参与,通过三师网的每日平台互动,使培训学员对体育教师培训的各环节、全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和更清醒的反思。

  (二)主要经验

  1.科学策划,目标清晰。根据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实施工作要点和项目指南,根据学院继续教育专项培训管理要求,体育与艺术学院项目团队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按需施训的原则,根据学员需求、学员基础,做好项目规划,科学研制项目实施方案,做到方向明确、目标清晰。

  2.团队合力,跟进有效。项目组成员明确角色明确,各司其职,确保项目不折不扣地顺利进行。项目团队分工明确,照顾全局,踏实肯干。同时项目组不断深化、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服务质量,及时收集学员、课程信息、反馈信息,做到督促培训进度、聚拢学员和项目团队,做到精益求精,使培训更上一层楼。

  3.质量把航,监控到位。成立项目首席专家为首的质量监控小组,全面督导、督查、督控培训项目的进展、进度、进程,带领项目团队定期召开碰头会,及时了解项目情况,及时发现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及时处理培训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每个项目团队成员认真负责,质量为先,并积极与学员沟通、协调、反馈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