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培计划 > 国培十年总结

卓越校长领航工程名校长领航班的实践与思考

——北京教育学院基地培养工作总结

2020-08-18

  一、项目背景与基本情况

  (一)项目由来与基本要求

  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是“中小学校长国培计划”——卓越校长领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长国培计划”中小学校长示范性培训项目。2014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厅函[2014]9号)(简称“校长国培计划”)明确实施“卓越校长领航工程。面向全国中小学校长开展高端培训,主要包括中小学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中小学优秀校长高级研究班、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 随后《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启动实施“校长国培计划”——2014年卓越校长领航工程的通知》(教师司函〔2014〕48号)印发。我院获得项目资格。2015年4月21日,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启动仪式成功举办,这标志着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校长的培养工作正式开始。2017年12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组织2018年“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的通知》(教师司函〔2017〕58号),开启第二期名校长领航工程培养对象遴选、培养基地遴选等工作。2018年5月7日,第二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开学。

  培养对象和培养基地均经过严格遴选。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织专家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的“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培养基地”的申报院校(机构)、参训校长人选进行评审。首期确定8家院校(机构)为首批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培养基地,64人为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学员;第二期确定13家院校(机构)为第二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培养基地,113人为第二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学员。

  名校长领航班要求“通过组织开展深度学习、导师指导、示范提升等形式,进行为期3年的在职连续培养(每年多次集中,累计不少于2个月),“帮助参训校长进一步凝练教育思想、提升实践创新能力,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能够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教育家型卓越校长。同时,引导支持参训教师校长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开展教育扶贫,加强对口支援、协作帮扶等社会服务,辐射带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质量提升。”

  (二)承担任务与完成情况

  我院在两期名校长领航班培养基地竞标中均获得成功,成为名校长领航班首期8家和第二期13家培养基地之一。2015年4月~2018年4月,完成首期名校长领航班为期3年的培养任务,8位学员圆满结业; 2018年5月~现在,名校长领航班第二期按计划扎实推进。

  两期15位学员覆盖上海、天津、内蒙古、吉林、辽宁、广东、云南、陕西、甘肃、江苏、江西、福建、河北、四川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特别是2019年9月,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帮扶行动正式启动。北京教育学院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开展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教育帮扶行动的通知》(教师司函〔2019〕41号)精神,组织名校长领航班学员及其工作室成员结对帮扶凉山州会东县,创造性地开展一系列帮扶行动。

  二、项目设计与组织实施

  (一)培训主题与课程

  北京教育学院培养基地围绕“夯实专业功底,助力名校长领航”主题助力领航。此主题的确定,基于对制约名校长发展的瓶颈在于教育理论功底不够坚实这一假设。旨在帮助领航校长夯实教育理论功底、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为其提炼教育思想、总结办学思想、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实现从名校长到教育家型校长的飞跃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提供专业化的智力支持,助力名校长领航,并通过对口支援、协作帮扶等社会服务,辐射带动区域内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与质量提升(围绕该研修主题的研修思路详见图1)。

  根据教育部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和深度学习、导师指导、示范提升的要求,本培养基地将3年的课程分为启航、导航、护航三个阶段,10个系列课程:

  1.我领航·我期待。领航校长在“三读”(读文件、读方案、读自己)的基础上开展“五讲”(在规定时间内,陈述自身发展情况、学校发展情况、自己或自己笃信的教育思想、办学思想和主要经验以及三年领航初步计划)。第二期启动后,该课程增加“我领航·我成长”板块,请首期名校长领航班优秀学员分享其学习、成长经验,以生动个案为学员树立学习榜样、点燃激情、增强信心。

  2.领航有方。在充分发挥学员主体作用开展“三读”“五讲”的基础上,深度解读培养方案,帮助学员深刻理解领航班的定位、任务、目标、课程、方式和考核等内容,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学习主动性;针对学员“三读”“五讲”中问题,“精、准、狠”地进行追问、点评和学习指导;根据领航班的要求,结合学员的实际情况,指导学员研制个人三年领航计划。

  3.导师讲堂。每位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根据领航班的要求,结合学员需求、研究专长或办学思想,至少为学员做一场专题讲座。

  4.特邀专家讲堂。根据领航校长培养需求,聘请导师团队之外的京内外、境内外专家和学者做专题讲座。

  5.走进北京名校·走访实践导师,学员集体走进每一位实践导师的学校进行现场学习,汲取导师的办学和思想智慧。

  6.校际互访·挂牌助航。本着学员即资源的培训理念,组织领航校长走进本培养基地每一位同学所在学校,引领领航校长开展校际互访、同伴互助,项目团队深度诊断领航校长培养需求,并进行需求引导和现场指导。同时按要求为每位领航名校长工作室挂牌。

  7.课题研究与指导。该课程从培养需求初诊到聚焦关键问题进行选题指导、开题论证指导、研究过程指导、研究成果指导,贯穿培养过程始终,促进深度学习和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思维水平的提升。

  8.访学论道。本着为名校长领航打造高大精密平台、学员即资源等培训理念,开展培养基地联合研修,促进学员跨基地交流;组织学员参加学术论坛,在学术论坛上演讲,促进示范提升;开展异地培训,走访国内外学校和学者。支持学员开展教育帮扶、巡回讲学等示范提升活动。

  9.深度阅读。推荐阅读名著,并进行深度阅读指导,交流阅读心得。

  10.生成性课程。根据培养需求初诊、再诊、随诊,针对实际需求,增加计划外必要的统一课程或个性化课程。

  (二)培训团队与培训模式

  为了实施好领航工程项目,学院领导高度重视领航班,原党委书记杨公鼎、现党委书记肖韵竹先后担任培养基地负责人;专门从事中小学培训的二级学院院长胡淑云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陈丹、石英德、李娜、郑璐、郝盼盼、刘博文、王聪等老师组成领航项目执行办公室,分别担任项目办主任、副主任和学术助理,全程陪伴校长学习,为助力名校长领航服务。

  学院组建高水平的导师团队。北京教育学院原副院长杨志成、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与心理学院(校长学院)院长胡淑云先后担任名校长领航班首席专家、理论导师。其他理论导师有李雯、杨雪梅、季苹、陈丽、李春山、沙培宁、迟希新,均为学院教授;实践导师有龚正行、钮小桦、田树林、王殿军、于会祥、李烈、王欢、刘可钦、李明新、窦桂梅,均为校长中的正高级教师。

  项目团队在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名校长领航班的各项要求的基础上,基于对成人学习规律、中小学校长培训价值、名校长领航工程的培养目标的理解以及学员实际需求的判断,创造性地开展领航名校长培养工作,基本形成“双导师团指导下的研训一体”模式

  所谓“双导师团制”,就是在项目要求为每位学员配备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双导师”的基础上,采取导师团队集体指导下的主责导师一对一个性化指导制,第一年完全实行导师团队集体指导,第二年才明确导师对学员一对一指导分工,保证个性化持续跟进性指导的落实,同时,诸如课题研究节点等关键环节,仍坚持导师团队集体指导。避免一入学就明确一对一导师而造成学员和非主责导师之间的“隔阂”,充分发挥导师团队集体优势,拓展学习平台半径,加大优质资源的密度。

  所谓“研训一体”,即培训与研究两条主线相辅相成,贯穿始终。在“教”的层面,项目团队、导师团队把培训过程作为研究的过程,以研究的精神吃透名校长领航项目顶层设计,诊断和把握领航校长的实际需求,设置既符合名校长领航班要求又符合学员实际的课程,切实推动深度学习、导师指导、示范提升,促进每位学员谙知真教育、研究真问题、提炼真思想、实践真创新、展示真成果、领航真示范,实现以研促训。在“学”的层面,学员要全过程以研究的姿态投入学习,让学习的过程成为研究的过程。要在课题研究中学习研究,学会研究,提高研究能力,达到以课题研究促进深度学习、导师指导、示范提升的效果,实现以学促研,以研促学。

  “双导师团指导下的研训一体”,即要充分发挥导师主导、学员主体作用,导师团队的研训一体,要紧密结合学员的研训一体,为学员以研促学、以学促研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

  三、培训成效与社会影响

  (一)培训成效

  首期8位学员三年中取得课题研究成果30余项,结对帮扶80余次,接待或送教讲学200余场,论坛分享40余次,发表论文30余篇,领航者说系列成果10余本。数字背后是领航名校长的专业成长:更大格局的教育情怀,更高站位的使命担当,更深更厚的专业功底,更有智慧的教育创新,更大半径的示范引领,更显教育大家的气质,更具影响力的教育人生。

  第二期名校长领航工程截至2020年6月,已开展10次集中研修活动,全部完成工作室挂牌。7位学员共发表论文20余篇,课题研究13个,阅读书目70余本,选修课程20门,结对帮扶2000余人,巡回讲学20余场,覆盖5500余人。

  2019年教育部凉山教育帮扶行动中,北京教育学院培养基地对口帮扶会东县9所学校(中学4所,小学5所)。两期领航校长们有情怀、有担当,来自8省市15所领航校长学校及名校长工作室学校的18名支教老师如数如期到达支教岗位。支教教师在9所帮扶学校发挥传帮带作用,带动辐射到188位干部教师。培养基地组织送教上门(包括专家、领航校长、学科骨干团队)惠及会东县干部教师1517人(次)(其中全县47位中小学校长实现全覆盖)。9位帮扶校长全部参加名校长领航北京教育学院培养基地为期1周的“集中研修”,2位教育局领导(教育局长、副局长)亲自带队;125位会东干部教师走进选派支教教师的领航学校参观学习、切磋交流。教育帮扶行动为结对帮扶的会东县9所学校创造了若干“史上第一”。

  2020年,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是结对帮扶活动仍在努力推进,第二批19位支教教师“五一”后到位,其中半数支教教师是首批的继续,在他们的带动下,支教工作更加有声有色。

  (二)社会影响

  名校长领航班,史上每班学员最少的校长培训班,确是“含金量”最高的培训班,也是学员分布最广、辐射面最大的培训班,也是给项目团队充分实践创新空间的培训班。而且按名校长领航班的顶层设计,每位校长都建立了领航名校长工作室,每个工作室成员一般在10人以上;每位领航名校长都进行巡回讲学,开展教育帮扶,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中国教育报》《中小学管理》等专业媒体进行系列报道和成果发表。这样的传导效应,具有风助火势火助风威效果。时任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副司长黄伟等领导对本培养基地工作和学员表现都给予充分肯定。

  特别是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织名校长领航培养基地、名校长领航班学员及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名校长现任职学校骨干教师开展的凉山教育帮扶行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启集全国最优资源、最大规模组团、最具模式创新的教育帮扶行动,也使名校长领航班在社会上产生重大而广泛的影响。本培养基地组织的“请进来”“走进去”活动以及首期18位支教教师的出色表现,都获得非常好的社会评价。

  四、培训特色与主要经验

  (一)培训特色

  如果一定要描绘项目特色的话,名校长领航班的特色可谓“高大上”:全国最高层次的中小学校长培训班,从全国遴选名额屈指可数的培养对象,最“豪华”的理论和实践导师阵容,最长的学习周期,最为丰硕的研修成果,最为广泛的辐射影响……本培养基地和学员,精神吃得透,人人都到位,事事都突出,成果响当当。

  (二)主要经验

  1.定好位,启好航,是名校长领航三年研修保持“恒温”“恒力”“恒心”的根本保证。

  名校长领航起步阶段,帮助学员明确定位、任务和目标是三年领航保持热情不减、行动不倦、初心不忘,能够扎实开展活动、发挥学员主体作用、取得领航成效的根本保证。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可能前紧后松、虎头蛇尾。因此,北京教育学院培养基地在启航阶段特别注重教育部名校长领航工程精神的准确把握和贯彻落实。从导学初相识,引领学员“三读五讲”。在研修的各个环节,我们始终注重结合学员自我专业发展情况分析、个人三年研修计划的制定、研究课题的选题等研修活动,随时进行领航精神的宣讲和引领,提高学员对领航使命和责任的认识高度,以认识到位保证行动到位。

  2.抓好节点,抓住主线,以线带面,是领航计划扎实推进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名校长领航历时三年,战线比较长;每次集中学习一周,相对能集中精力的时间比较短;要培养教育家型校长,定位和目标要求高;不仅要深度学习、导师指导而且要示范提升,三大任务相当重;校长学员重任在肩,“急难险重”诸事繁忙,学习主体身不由己。面对这些情况,如果“打法”不当、不精、不够纯熟,就会让三年领航忙乱无序,支离破碎,无影无踪,无声无息。怎样才能让三年有章有法,“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就要抓好导学初相识、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第一站、树立优秀第一人等“节点”。如学院三年研修计划,候立岷被导师点评为导师意见理解最到位、进步幅度最大第一人,在这项任务的完成中,同学们就都有了标杆。还要抓住三条线,即需求诊断与引领,课题研究与指导、导师讲堂等课程,进而以这三条线带动深度学习、导师引领和示范提升,以实现培养目标。

  3.搭建“四维研修平台”是名校长领航班专业品质的重要基础

  基于对成人学习规律和校长培训规律、名校长领航工程的任务和目标要求、名校长领航培养对象专业发展基本情况分析以及先进教育教学和培训理念,我们认为,从根本上说,名校长领航工程的作用就在于为培养对象搭建一个高品质研修平台,让高品质的教育资源在该平台上相互交融、碰撞、启迪和激励,使培养对象的教育情怀、教育智慧得到唤醒、增长、升华和迸发。因此,我们坚持导师团队集体指导下的主责导师负责制,10大系列课程的设计和实施等都是为此而努力。

  4.诊断需求,引领需求,让助力个性化领航有的放矢

  培养需求是助力名校长领航的重要依据,培训需求诊断和引导是培训的基本功。因此我们从“导学初相识”“三读五讲”和《学情调研表》《三年研修计划》开始“首诊”,通过深入学校深度调研、选题开题等活动“再诊”,通过课程推进中望闻问切“随诊”, 整个过程始终关注学员需求,对学员学习中的表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力求把握“真需求”,做到培养有的放矢。特别是要诊断出领航校长自身难以觉察和认知的需求,或需要有更高站位的需求,并在培训中加以引领,促进领航校长实现更好的发展。

  5.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是提升名校长领航培养质量的催化剂

  班级文化,即班风,亦学风,基础是和谐、顺畅的人际关系。领航班至少有三重关系:一是导师和学员的关系,二是学员与学员的关系,三是导师与导师的关系。可简称之为所谓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师师关系。但是,和一般所谓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师师关系又不同,尤其是生生关系。因此我们着力建设互相尊重、坦诚相见、各抒己见、求同存异的班级文化。在整个研修活动中,无论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师师关系,都努力体现这样的学习风气,有效提升了培训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