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培计划 > 国培十年总结

十年磨一剑 砺得基地香

——北京教育学院国培十年历程回顾与总结

2020-08-18

  “兴国必先强师”。自2009年教育部启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来,我院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在加强组织领导,组建培训专家团队,开发优质培训资源,打造精品项目和品牌基地建设,健全项目管理机制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的国培宗旨。我院国培十年是不断探索创新的十年,更是不断提升服务的十年。回顾和总结是为了更好地规划和展望未来。本文对学院国培十年历程做一梳理总结。

  一、学院国培项目背景与基本情况

  (一)国培项目背景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推动全国范围大规模中小学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育部、财政部决定自2009年起实施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为了提高中西部地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13年实施了“农村校长助力工程”,2014年启动“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计划”,并开展实施了“校长国培计划”——卓越校长领航工程。2017年根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组织2018年“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的通知》,教育部启动了“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上述政策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层面对教师、校园长培训的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不断迭代升级,凸显了从重数量到重质量的转变,强有力的推动了培训高质量发展迈向一个新台阶。

  我院在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统筹规划下,自2010年开始组织申报、实施国培计划示范项目。2012年教育部组织对“国培计划”项目培训院校(机构)资质的评审与遴选,我院积极申报和陈述,在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培训机构名单中,我院入选首批培训机构名单,获批资质的学科主要包括:小学体育、小学美术、初中数学、初中体育、培训管理者、初中班主任。在当时批准的机构中所涉学科数量是名列前茅的。此后又获得英语培训者培训资质。2013年、2015年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申报并中标了“校长国培计划”——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助力工程项目和“校长国培计划”——卓越校长领航工程——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基地的培训资质。从承担的学科数量、项目类型看,我院成为国培计划实施的重要基地。

  (二)十年培训概况

  十年来,学院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国家级培训,以高规格、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了国培项目培训工作。以示范性培训项目为主,共计培训学员近万人,为服务国家宏观教育政策,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一是构建突出高端、关注紧缺、服务西部的多类型国培项目格局。学院积极承担了以“服务农村校园长和教师”为基础的农村校长助力工程和中西部项目培训,以“提升教师和管理者能力”为主导的示范性项目教师培训和以“培养教育家型校长”为核心的示范性项目校长培训,构建起“一核多元”的培训格局。自2010年至今,我院连续承担教育部2大类培训任务(国培示范性项目和国培中西部项目),11类培训项目,近20个学科,171个班次的国培计划培训项目,培训了来自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学员9108人次。其中,培训校园长988人次,教师8120人次。开设课程近2000余门,包含名校长领航开设的20个系列课程,面向农村校园长和教师的培训课程1836门,总课时达到8558。外请专家比例占比达45%,学员走访基地校示范、观摩460余次。

  为发挥高端引领作用,着力培养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教育家型卓越校长,自2015年以来承担了“校长国培计划”——卓越校长领航工程项目,第二期名为“校长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项目”,两期共培训中小学校长15人次。开设了20个系列的课程,总课时达到1920,外请专家比例达到50%,走进基地校示范、观摩15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3〕11号)、《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文件精神,切实提高中西部地区国贫县、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乡镇及以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正职校长、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校园长提高治校能力、拓宽视野、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2013年起,实施了“校长国培计划”——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助力工程项目,十年间完成了农村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共351人次的培训,开设课程162门,总课时达到1310,外请专家比例达到41%,走进基地校观摩62次。

  为有效促进与提升全国教师培训专业化水平,培养一批优秀培训专家和“种子”教师,开展了“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教师培训,2010年以来承担了专职培训团队研修、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研修、体育美育骨干教师培训、骨干班主任教师培训,共4类项目,13个学科的教师培训,累计培训学员6495人次,开设课程1218门,总课时达到4628,外请专家比例达到43%,走进基地校观摩271次。

  为不断提高中西部农村校长自身素质、提高农村学校校长解决办学重点难点问题的能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自2017年通过招投标的方式,中标并承担了“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共4类项目,3个学科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培训学员2247人,开设课程456门,总课时达到700,外请专家占比达60.8%,走进基地校观摩114次。

  二是强化基于研究的培训课程资源开发。培训课程是培训的内核。十年来在研究的基础上开设培训课程1056门次,累计授课5090课时。授课方式主要采用了讲授式、参与式、研讨式、对话式、案例式、任务驱动式、体验式、情景式、技能训练式、观摩式等多种形式。其中,采用单一授课模式的课程占到53%,选取2-3种混合授课模式的课程占比达47%。我院培训教师注重研究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方式,形成诸多研究成果,在《教育研究》、《人民教育》、《教师教育研究》、《中小学管理》等10余家核心期刊杂志和报纸上发表国培培训相关文章48篇,涉及中小学校园长培训19篇,涉及教师培训29篇。出版教材及著作22本。

  三是打造国培专家团队,吸纳外部师资,以优秀的师资队伍赢得培训质量。随着国培培训的深入开展,我院逐渐建立并培养了一批多学科领域的国培专家队伍,目前常年参与国培授课的专家多达50位,其中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48位。自2010年教育部组织首批国培专家遴选工作以来,我院入选教育部国培专家库的专家有25位,涵盖21个学科(专业领域),其中,校长国培专家4位,园长国培专家2位,教师国培专家19位。另外长期承担国培培训任务的院内专家25位,含校长国培专家2位,园长国培专家2位,教师国培专家21位。我们还拓宽专家来源渠道,十年来累计聘请外请专家460人次,含外籍专家11人次,累计讲授课程460门次。参与校园长国培的专家111人次,教师国培的专家349人次。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359人次,中级及以上职称14人次,涉及院长、校长、副校长、企业集团公司总(副)裁等其他高级职务的共87人次。聘请教育部国培专家库专家91人次。另外邀请来自京外院(学)校和境外院校的专家分别是111人次和11人次。

  二、国培项目取得的成果与效果

  (一)培训成果丰富

  一是研究成果。学院项目团队在培训中研究问题,出版了一系列具影响力、示范引领性的教材和著作22本,发表了高水平学术文章48篇。数字背后呈现的不仅是我院对国培培训的深刻思考、深入研究、深厚积淀和深度提炼,也是对解决一线校园长和教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重要的研究、指导和服务支撑。

  二是资源成果。为进一步规范“国培计划”项目管理,提高培训质量,以李方教授、钟祖荣教授和余新教授为首的我院专家参与了教育部《“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的制定工作。《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满足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需求,按学科(领域)分学段、分项目设置,共计67个。用于指导“国培计划”的课程设置和课程资源开发建设,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提供参考借鉴。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充分彰显了我院在研究和探索教师培训领域的先进培训理念、创新性培训内容和方式以及培训领域的专业引领地位。

  为做好“国培计划”实施工作,促进教师培训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教育部2010年开展了“国培计划”培训课程资源征集和遴选活动。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国培计划”资源库首批推荐课程资源目录的通知》中,我院以李方教授为首的教师培训团队研制的《教师培训管理工作箱》(通识类),以陈雁飞教授为首的体育教师培训团队开发的《中学体育教师教学设计100例》、《小学体育教师专题强化与技能拓展》、《中学体育教师专题强化与技能拓展》、《中小学体育教师200问--端视问题,解开困惑》、《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引领与提升》(体育类)系列培训教材入选“国培计划”资源库首批推荐课程资源目录,作为公益性培训资源纳入资源库。入选课程资源是我院培训改革中生成的创新性成果,对更新教师教育理念,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三是学员成果。名校长领航学员注重在实践中探索,在总结中提升,15人在《中小学管理》等10余家期刊杂志和报纸上发表文章44篇,8人在北京教育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等7家出版社出版专著10本。教师培训的每期学员都在培训中形成学习成果并集结印刷。

  四是获奖成果。《教师培训管理工具箱》荣获2012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国培计划”中小学体育培训系列教材》荣获第四届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所获奖项不仅反映了我院在培训研究成果上的创新性、实用性和示范性,还充分体现了我院服务、引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优势和特色。

  (二)培训效果显著

  我院秉承培训质量是第一生命线这一理念。培训效果的呈现主要来自教育部每年组织的学员网络匿名评估、专家评审、教育部国培视导专家实地考察,学员客观性评价的反馈,总体上较为客观的反映了对学院国培培训的高度认可度。

  1、学员匿名评估结果位居前列

  教育部在每年国培培训结束后组织开展学员网络匿名评估,下表呈现的排名从整体上看,学员对来我院参加“国培计划”——示范项目教师培训的效果是给予肯定的,自2013年以来在教育部“学员满意度”网络匿名评估中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

表1 学院“国培计划”示范性教师项目学员网络匿名评估结果统计

(单位:排名/培训机构数量)

gpzj-01-b1.png

  “国培计划”——专职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学科:中小学培训管理者、英语和体育与健康)呈现的是三个学科综合排名,每年评估都始终名列前茅。

  “国培计划”——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研修项目(学科:初中数学)培训项目的排名,前期排名比较居中,后期学员认可度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国培计划”——体育美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学科:小学体育、中学体育)和“国培计划”——骨干班主任教师研修项目(学科:小学、中学和高校)学员认可度比较高,排名一直比较靠前。

  2、专家认可并获得两个精品项目

  2018、2019年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委派专家组对我院两个“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专职培训团队研修和体育美育骨干教师培训申报“国培计划”精品培训项目而开展的专项视导调研工作。调研专家组对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取得的成效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地肯定了我院近年来在教师培训领域中取得的成绩、在国培培训中起到的示范引领作用。在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精品培训项目中,两个项目均获此荣誉。在所有院校中获得2个精品项目的也极少。

  专家将项目培训特色概括为“六注重”:一注重研究支撑,价值引领;二注重问题中心,任务导向;三注重课程的结构性、逻辑性、生成性;四注重主题、参与、情境模式梯次递进年度创新;五注重结构合理、业务精湛专兼职专家团队建设;六注重管理结构、制度、功能、流程的可视化建设。专家视导反馈意见既对我院承担的“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也为我们培训工作再接再厉、再上新台阶的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为进一步做好落实整改工作,深度挖掘整合培训资源,进一步提升设计实施能力,提高培训质量,凝练培训特色,全力做好国培示范项目指出了努力的方向。

  3、学员的收获与成长

  摘录来自历届国培学员的满意度测评和简报内容,让我们感受到了学员对我们培训的肯定和客观评价,感受到了学员培训期间的激情与热情,见证了学员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校长国培计划”—2016年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助力工程——幼儿园园长班:贵州黔西县五里中心幼儿园魏春艳园长说:“为期25天的培训结束了,我们心怀感恩,对未来的工作充满激情和希望。我也有了新的计划和打算。如何学以致用我拟写了回去要做的六件事:1.增强教师凝聚力;2.理清思路,拟写如何规范办园的方案,争取领导的理解与支持;3.学习理论促提升;4.规范管理,以一日活动各环节流程化为抓手;5.深入了解地方文化,提炼办园特色;6.以课程设置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国培计划”——2016年专职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培训管理者班:华南师范大学的刘华杰博士总结了项目的四大特色:1.以开放的心态和人文的情怀,无私分享培训管理经验,充分发动和凝聚班集体;2.以务实精神为指引,精心设计培训主题、目标和评价方式,优选紧密围绕主题的课程内容;3.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教学效率,优化培训体验;4.以多样化、专业化的课程内容与形式,提供课程设计示范,满足学员的差异化需求。

  “国培计划”——2016年体育美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初中体育与健康班:浙江省开化县第三初级中学汪永成:国培作为教师最高平台的培训,必然全方位为我们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添砖加瓦;通过这十天的培训我认为本次国培有以下优点:1.培训课程全面化:基本包括了我们初中体育教学里面的所有项目(篮球、排球、足球、体操、田径、体育舞蹈等)。2.培训课程精细化:从初中的体育课程中的所有课程细致到每个项目继而到每个技术动作。3.培训平台高:作为一名普通的体育教育工作者,能够在本次培训中听取了浙江的曹强老师,广州的刘晋以及北京几名特级教师的实践课,使我收获颇丰,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必然会在今后的教学中起到促进作用。4.培训有特点:这里的特点主要说的是给予我们课堂教学的教师,从每个人身上不同的教学特点去寻找课堂的闪光点,也让我们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运中这些特点。5.培训有交流:这十天培训我们参观了几所北京市范围内在体育教学工作方面有特色的学校;看到了这些学校的体育文化以及这些学校的体育特色,很多东西都值得我们的学校去借鉴去发扬。

  “国培计划”——2016骨干班主任教师研修项目-初中骨干班主任班:学员孟国英老师在总结时说: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业务理论的学习,也是一次思想认识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荡涤。专家们所阐述的教育观点,风格平实,语言或幽默风趣、或朴素真挚,列举了大量生动感人的实例,深入浅出地向我们阐述了一些新的班主任工作理念。专家们的言谈中闪烁着智慧的光彩,精辟、独到的见解令人折服,对班主任工作的钟情和热爱溢于言表,带给我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启迪、反省和思考。

  4、辐射带动作用

  学院国培项目在全国各地发挥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一是在培训领域的创新带动,如培训方案设计、培训课程研制、培训质量评估、培训工具资源、培训方式形式等,在许多培训院校和结构中都产生了影响,有的直接转化应用。二是学员在各自的教研、教学工作中发挥了骨干引领作用,这在培训学员体会中有展现。三是在西部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辐射作用。如名校长领航班学员开展学员送教讲学200余场,结对帮扶2000余人,巡回讲学20余场覆盖5000余人,有利的推进了对口支援、协作帮扶等社会服务。

  三、国培主要经验

  我院在国培计划中取得一定成绩和良好社会效益,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

  (一)坚持服务大局宗旨,做好项目选择

  国培计划有整体的项目设计,作为教育学院,我们如何选择项目,真正发挥优势以服务大局?学院在项目设计和选择的过程中,是基于服务大局的宗旨,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结合我们的优势和实际,认真讨论和决策的。

  一是发挥培训院校的优势,做好培训者培训示范项目,真正创新示范。我院长期从事干部教师培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把这些经验整理提升,再跟进完善、辐射出去,就能起到提升学员所在地培训水平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以培训者、培训管理者、学科教研员、班主任培训者等为主要项目。实践证明,这些项目由于发挥了优势,又精心组织,效果是很好的,匿名评估均在前列。

  二是将培训任务与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相结合,真正落实雪中送炭的宗旨。我院积极配合教育部落实脱贫攻坚任务,积极探索精准教育扶贫模式,形成了“1+3”教育扶贫模式,即以 “名校长领航项目”示范引领,“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项目”、“边远贫困地区幼儿园园长项目”和“中西部项目”雪中送炭,突出分层分类有针对性的助力精准扶贫。十年间开展教育帮扶,累计培训学员5261人次,努力实现打通最后一公里,服务培训零距离。2019年,15名领航校长学校及名校长工作室学校的18名支教老师对口帮扶会东县9所学校,带动辐射到188位干部教师。培养基地组织送教上门服务会东县干部教师1517人次。我院开展了“校长国培计划”——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助力工程——中小学校长培训,重点面向来自云南、贵州、四川等20多个省(自治区)的中西部地区的学员,2013- 2016年四年期间,共完成203名中小学校长培训。2016、2018、2019年承担了“校长国培计划”——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助力工程——幼儿园园长培训,共培训中西部园长148人。我院还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承办了“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重点面向湖北、河北等省份的中小学校长、教师开展培训,2017-2019年期间,共培训2247名学员。在培训中探索的“四精”培训模式也获得教育部第二届省属高校教育扶贫经典案例、全国教育扶贫典型案例。

  (二)坚持全院一心思路,形成工作合力

  学院领导对国培计划高度重视。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成立了书记院长为组长,教学主管副院长任副组长,职能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二级学院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培项目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通过办公会和专题会,专门研究国培计划的设计和实施,在牢牢把握“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发展”国培宗旨下,抓住“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切实提升广大教师立德树人能力”这个根本任务进行研究,凸显了“顶层设计”、“服务大局”、“扶贫攻坚”、“分层分类”统筹设计思路,为切实推进推动培训任务取得成效指明了方向。院领导还高度重视国培培训的实施环节,抽出时间出席项目开班结业典礼、与学员展开交流并深入课堂听课,及时获取培训进展,了解培训实效,听取改进建议。

  项目管理部门是具体的统筹管理部门,建立并制定了国培培训管理制度体系、认真组织落实是我们的经验之一。管理办公室历经“继教工程办公室”、“国培项目办公室”再到教务处承担统筹管理职责的多次转变。自开展国培培训以来,学院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也日趋健全,制定了《北京教育学院专项培训项目管理办法(修订)》等相关制度文件,并按照《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组织“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培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编制了《北京教育学院国培项目管理指南》及项目管理流程,从组织保障、各方职责、培训实施、培训安排、管理考核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力地促进了培训管理精细化、培训方案设计标准化、培训实施规范化、培训效果可视化。

  教务处作为项目管理部门,以一体化的管理与服务保障措施,确保教学、组织、管理、后勤、财务、安全等各项工作统筹合理安排,形成管理闭环。训前,领会文件精神,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组织项目申报与专家评审、召开项目沟通协调会、统筹安排培训资源、协调参训学员替换,为确保培训的有效实施提供各项条件保障。训中,注重过程性监控。与项目团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了解培训进展与需求、处理各种突发情况,为促进培训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训后,组织总结反思。组织项目开展绩效总结、整理培训档案、召开项目总结会,为推动项目凝练成果、经验交流和问题反思提供平台,为下一步培训工作的深入推进奠定基础。同时聘请学院督导专家提供指导与服务,依据相关培训评价指标,深入培训课堂进行调研和督导,形成专家反馈意见,为今后完善设计方案、培训课程提供借鉴,把好质量关。

  (三)发扬专业培训精神,不断探索创新

  把国培计划做成高水平项目是业务部门、项目团队的信念。基于这样的信念,大家发挥专业优势,钻研业务问题,认真研究讨论,发挥集体智慧,不断反思改进,力求创新发展,也是我们的经验之一。

  一是狠抓需求调研,打磨培训方案。围绕需求诊断分析,完善培训实施方案,严守培训质量第一关。项目专家团队依据“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论证培训主题、搭建课程框架、整合培训资源,制定出形式规范、主题聚焦、课程多维、模式新颖、评价多元的培训方案。培训需求分析是整个培训的起点,为做到分层分类、按需施训、突出重点,兼顾差异,训前项目团队结合培训主题设计需求调研问卷,通过网络平台、电话、微信等方式开展调研,形成调研数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培训实施方案,调整课程内容设置和师资,努力做到从学员的需求和层次出发,尽量兼顾均衡城乡、区域、校级、学员个体能力的差异,尽量满足学员多元化的需求确保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和实效性。

  二是研究课程内容,力求内容创新。学院始终坚持以项目为载体,以课程为核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逐渐形成了结构模块多元、贴近实践需求的课程体系。坚持以“国培计划”课程标准为设计课程的原则遵循,做到三结合,即“思想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适应性与引领性相结合”。课程设计主要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构建若干课程模块及有针对性的设计相应专题课程,最终形成以项目为主导的系列特色培训课程。如“国培计划”——专职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培训管理者班,不断挖掘、借鉴和积累教师同行培训、企业培训和国际培训的经验,并研发出与培训管理者学习、工作需求密切相关的培训工具、课程和资源,同时注重按照成人学习规律、学用结合的要求组织课程,促进学员及时转化消化。又如,“校长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课程设计特色鲜明,将10个系列的课程融入到3年的培训课程设计中。课程设定为启航、导航、护航三个阶段,启航第一年,开展需求调研和深度学习,为学员定航向、定航程、定导师。导航第二年,深入推进,重点集中在深度学习和导师指导,开展深入课题研究,形成阶段成果。护航第三年,固化、展示并形成阶段性成果,凝练教育思想和办学思想,开展工作室互访、高峰论坛、巡回讲学等一系列活动来展示、宣传和推广学员办学思想,加强社会服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三段式的课程设计是真正使学员在培养过程中切实做到学而思、思而践、践而悟螺旋式上升的重要举措。再如“校长国培计划”——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助力工程——幼儿园园长班课程设计基于对象特点,注重模块清晰、突出实践。课程模块包括集中培训25天和返岗实践50天。集中培训内容包括政策与形势、理念与知识、能力与行为、影子学习四个模块,集中面授侧重理论学习并辅以实践。“双导师”指导下开展的影子培训,突出实践性。返岗实践强调自主学习,专家持续跟进指导,固化研修成果,有力的促进了学员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三是创新培训模式,力求务实有效。“校长国培计划”——名校长领航工程班采取导师团队集体指导下的主责导师一对一个性化指导制,充分发挥导师主导、学员主体作用,为学员以研促学、以学促研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国培计划”——体育美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小学体育班将“串联式”专家传教、“菜单式”教材分析、“融合式”课例研修、“比对式”同课异构、“联动式”驱动观摩、“主题式”学员论坛有机的结合,形成了生本化、重实践的“多种样态”培训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员的热情,提升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培训管理者团队研修,运用“世界咖啡”、沟通游戏、小组项目任务、技能训练等多种方式培训,调动了学员的主动参与,许多方法被广泛借鉴。

  此外,学院注重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混合式培训与跟踪。利用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研修平台、我院自主开发的“京师网”,体育项目团队为全国的体育教师搭建的网络公众号——“三师网”,并结合微信、腾讯等网络通讯工具开展了混合式培训,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研修平台助力校园长做好返岗实践,为学员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强化专家指导。京师网为学员提供一站式的视频内容生成服务以及培训实施管理。提供相关的精品视频课程和课例、视频笔记、评论互动等功能支撑在线学习,通过交流圈、资源库、社交云等方式构建学习共同体。同时为每名学员建立京师学习者的个人空间,便于教师学员追溯成长历程,将培训、资料、动态、成果进行整合,开展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有效促进了促进学员间的交流及培训资源共享,为培训可持续发展以及追踪奠定良好基础。

  四是更新培训主题,延展培训服务。每个项目在主题设计上,既注重一题多做,以形成品牌,又定期更新,以适应新要求、满足学员新需要。如培训管理者团队培训,先后就培训方案设计、培训课程开发、培训质量评估、培训师能力等主题开展培训。

  (四)落实学员中心理念,注重周到服务

  在项目实施中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行为,践行“以学员为中心”的理念,突出精心服务、温情服务和贴心服务。

  一是精心安排、热心服务。在培训细节方面,做到了精心设计、精心实施,以项目管理与服务自身体现出国培项目的“示范引领”特征。“国培计划”——专职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培训管理者班在培训前,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探索、发现和交流的空间。可视化的出勤考核表,可张贴学习简报、培训成果和照片的学习展示园地、可移动的白板、可供学员随时使用的多功能区、独特的印有学员单位的桌签,装有学习必备用品的培训工具包。一切精心的设计都是从学员的培训需求出发,为有效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形成,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和培训文化奠定了基础。“校长国培计划”—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助力工程——中小学校长班学员大多来自中西部农村,大多数从未来过北京,一方面通过组织“阅读北京”现场学习活动,安排学员进行社会文化学习活动,了解体验感受首都的历史与现代的文明。另一方面,组织趣味运动会和健步行活动,在活动中锻炼了身体、增进了了解、建立了友谊、促进了交流、提升了凝聚力。“国培计划”——体育美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在培训中做到了“三尽心”,一是关心学员心理需求与感受体验;二是精心构建班级网络管理平台;三是全身心投入,10天与学员同学习、共生活。培训中及时了解学员对住宿、饮食习惯等要求,及时调整并尽量满足。为保证学员吃到可口的热饭菜,后勤食堂会根据学员下课和外出观摩回校时间准备早晚餐。学习服务和生活服务是做好培训的基础,通过项目团队用心做事,尽心服务,换来的是学员开心的成长。

  二是注重学员参与、加强自我管理。课程实施上,做到及时了解学员需求,动态调整培训课程,课后及时进行满足度测评,了解学员反馈信息,发挥学员在课程设计上的主人翁作用。培训过程中,注重改变满堂灌的培训方式,通过多种参与式培训方式,让学员的经验、问题、体会、活动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让学习活动真正发生,凸显学员学习的主体性。学员管理上,注重发挥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通过破冰等活动,组建班委,形成小组,充分调动学员实现自我管理,运用集体智慧,共同完成培训任务。

  三是加强训后追踪,促进学习转化,确保学员学有所获。多年培训探索形成的“‘追踪三部曲’——讲-做-导”,有效的推动并促进了培训成果转化。讲即学员返回工作岗位后,将培训期间的心得体会,学到的重要的培训内容向自己所在学校的领导和老师进行汇报。做即结合在培训期间制定的下一步行动方案,通过朋友圈和班级微信群发送图文、视频等信息,展示自己在各自学校开展的活动和感悟。导即指导,既有返岗实践的现场指导,也有学员互访的交流指导。返岗实践的现场指导由项目负责人带队,对学员返岗后在其学校开展的特色活动和课程进行现场交流与指导。同时也鼓励学员之间异地互访交流,本着“学员即资源”的理念,通过搭建平台激发调动学员间的互动、互访和互相指导,充分发挥培训的辐射带动作用。

  (五)履行管理机构职责,做好组织协调

  自2009年开展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之初,教育部就将“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设立在我院,主要承担“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项目实施的具体工作,工作职责包括:承担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承办项目招标(邀标)和评审工作;负责项目实施过程的组织协调,审核项目经费方案;组织培训项目质量评估,做好项目结项工作。2016年初,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发函,我院项目办公室调整为“国培计划”——培训团队研修项目执行办公室,承担着教育部国培计划专职培训团队研修和骨干班主任培训等项目的组织实施的具体管理工作,具体负责起草培训实施方案,组织评审,实施过程监管,进行业务指导,开展专项调研,组织绩效评估,推动信息化管理,撰写项目总结报告等具体管理工作。五年来,我院高度重视执行办公室工作,认真领会上级指示和文件精神,承担具体管理职责。除了日常管理工作外,我们先后组织相关培训项目承担院校23所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3次,共同探讨培训者培训、班主任培训的工作规律、工作经验、存在问题,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按照教育部要求开展项目调研和视导,总结经验,发现典型,推动工作。

  十年耕耘,换来硕果累累。我院不仅为全国校长教师培训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带动了自身成长发展,提升了办学品质。当然,培训工作中未知领域还很多,困难也不少。今后我们将认真遵循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教师的重要论述,在国培计划的持续发展中继续探索创新,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