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培计划 > 国培精品课程 > 第三部分学科教学与班主任工作

从常规到创见: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

2020-08-18

【课程介绍】

  1、主讲教师

  迟希新,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教授,德育与班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学博士,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班主任学科专家,北京高校教学名师。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学校道德教育、发展心理学、中小学班主任培训。

  2.培训对象:中小学班主任

  3.培训课时:8课时(课程讲授与案例分析4课时,实践观摩及现场学习4课时)

  4.课程目标

  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班主任掌握主题班会设计实施的方法,深刻领会活动育人的教育理念,提升班主任进行主题班会创新设计的能力和主题班会在学生教育引领中的教育实效性。

  具体目标:

  帮助班任掌握主题班会的基本概念,以及主题班会在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活动育人的教育理念。

  帮助班主任了解主题班会设计实施的一般过程和每个阶段要注意的具 体事项,能够撰写主题班会方案,并能够具体实施一节主题班会。

  帮助班主任了解主题班会创新设计的理念和方法,通过案例解析让班主任掌握把主题班会与其他班级活动整合的实践策略。

  5.培训方式

  讲授与对话、案例分析、小组研讨、实践观摩、参与式培训(主题班会听评课)、自主研修(撰写主题班会方案)

  6.考核评价

  本课程采用考察等级计分方式,以课后完成的主题班会设计方案为本次课程成绩评定的依据。参照主题班会实施方案的结构完整性,主题范围的适宜性,活动导入的新颖性,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班主任主导作用的发挥状况,以及活动设计的创新性和主题班会是否体现生成性效果等维度,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成绩评定等级。

【专家点评】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最基础的教育内容,上好主题班会课是班主任的关键能力。主题班会的“听评课”也是校本培训和研究的重要内容。本课程为学校的班主任培训提供了一个具有操作性和指导性的优质课程资源。

  ——北京广渠门中学校长李志伟

【课程内容】

  一、主题班会在班级管理和班主任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意义

  主题班会是班级活动中的重要形式,也是班级活动中最具有计划性和系统性的教育活动形式。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引领,解决班级管理问题的重要教育路径,主题班会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自律能力重要手段,是学校品格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有效载体。

  1.设计与实施主题班会是班主任的关键能力。主题班会是班主任的“课,就如同一个语文老师要上好语文课,数学老师要上好数学课一样,一个班主任必须掌握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的能力,上好每一节主题班会课。班主任要通过有针对性性的主题班会解决班级中的教育问题,还可以通过系列的主题班会实现更长远的带班目标,班主任更是通过有创意、有特色、有教育实效的主题班会展示自己的教育智慧。因此,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能力也构成评价一个班主任专业素养的重要指标。

  2.主题班会也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创新和学生教育研究的有效载体。班主任不仅通过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解决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的具体问题,也借助主题班会这个载体,更全面地掌握德育规律,把握学生的年龄特征,找到解决学生教育问题的主题班会以外的教育策略。班主任不仅具备成功开展班会的技能,而且要认真地做主题班会的研究,不断提升主题班会的设计理念,创新主题班会的实施途径,在反思和创新的行动研究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实践智慧。

  二、主题班会的内涵与教育功能

  主题班会是在班主任的主导下,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为解决班级或学生成长中存在的教育问题,围绕某个主题而实施的班级活动。这个表述突出了主题班会中的几个核心特质:

  1.主题特征:主题班会是要完成一个主题教育,具有明确的活动目标、活动设计和较好的计划,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常规管理班会。

  2.主体性特征:老师在班会主题的选择和实施过程起主导作用,但活动的主体是参加班会的所有学生,学生是是主题班会的“主角儿”不能本末倒置,把班会变成教师的“一言堂”。

  3.目标与功能:主题班会的主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针对的是班级中的现实教育问题,班级中、学生成长中的所有共性的教育问题,或话题都可以提炼为主题,主题班会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核心技能:主题班会可以理解为班主任主导下实施的一堂活动课。相当于语文老师或数学老师的观摩课。是班主任技能的核心内容,是班主任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因此,主题班会也成为我们考察和评判班。

  主题班会在学生教育和引领中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功能:

  1.导向功能:主题班会具有价值引领的功能,通过价值澄清方式和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深入讨论,帮助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价值层面的困惑。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价值信念。主任教育能力和教育素养的一个重要参照。

  2.凝聚功能:主题班会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形式,也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增强学生团结协作意识的重要载体。一次卓有成效的主题班会,会让学生在心灵上受到很大震动,对学生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推动良好班风的形成,使班级成为一个优秀、文明、集体荣誉感极强的班集体。

  3.激励功能:主题班会除了有强大的导向功能外,对学生还会起到一定的激励和鞭策的作用。帮助学生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保持积极的心态,理智看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三、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的一般过程

  (一)酝酿与提炼主题

  主题酝酿的阶段是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班会的目标、任务来选择实际的主题的阶段,那么这个过程就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班级中存在的具体教育问题选择适宜的班会主题。

  主题班会的主题来源于学生的班级生活,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的具体目标。班级文化的建设计划的落实,以及班主任长远带班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具体的主题教育目标。依据主题的范围和所要达成的教育目标的远近,可以把主题班会的主题分为以下几类:

  1.问题类主题:针对班级存在的共性的教育问题,以主题班会的形式提升学生的认识,改变学生的行为方式,最终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不良学习习惯,个人时间管理能力缺乏等常规管理问题,也可以是学生的沟通障碍,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等心理教育问题,还可以是班级同学中普遍存在对别人缺乏同情理解,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品格问题。

  2.发展性主题:发展性主题不是这对班级中的具体问题,而是基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校德育的目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主题教育,通过系列化的教育主题实现班级文化建设的长远目标和学校办学理念统领下的学生培养目标。

  除此以外,依据主题是否有计划有准备还可以把主题班会的主题分为计划性主题和偶发式主题——计划性主题是提前做好计划和规划,按部就班实施的主题,如节日主题。偶发主题的主题是由突然出现的一些具有教育意义和时效性的偶发事件所引发的主题班会。

  (二)撰写主题班会实施方案

  主题班会的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主题名称:主题名称是主题班会的最重要信息。设计者要通过主题名称来表明主体活动的内容、活动性质和活动的目的。它需要班主任在自己对所要完成的主题教育活动进行全面了解和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经过充分析和综合,把要完成的主题教育活动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主题的表达要涵盖全面,寓意深刻,同时,又不失活泼和随意,符合学生的话语体系。

  活动背景:这个部分是班主任介绍主题班会设计实施的背景,换句话说,是回答为什么要实施这次班会。其中包括对主题班会所要干预的问题的陈述,选择本次活动的理论依据,以及学生年龄特征的分析。这个部分也可以叫“主题班会活动目的”。活动背景部分很像学科教师在观摩课中的“学情分析”。

  活动目标:该部分内容是主题班会目的的具体化,是主题班会实施后要达到的具体效果。其中可分为主题班会的总体目标和主题班会的具体目标。总体目标是主题班会要达到的宏观教育效果,而具体目标则是主题班会所形成的更为清晰的、可以量化的态度和行为改变。例如,我们常见的主题“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总体的活动目标可表述为: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体会和感悟父母的养育之恩,滋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和关爱品质。具体目标可表述为让学生形成回报父母观念,树立回报父母从小事开始,从身边细节开始的意识,让学生明了优秀的学业成绩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活动准备:是班主任为主题班会顺利实施而事先完成的各种物质的和组织上的前期工作其中可包括活动场地的特殊要求,活动中使用的用具,活动前的准备、协调事宜,如邀请家长和其他人员参加的具体布置等。

  活动过程:这部分是主题班会方案的核心内容。是主题班会实施具体筹划和组织实施过程的详细描述。其中包括活动导入的过程和方式,主题展开和深化的办法,班主任在班会结尾时的总结提升的策略和形式等。这个部分要求尽量翔实、具体。应该包括每一环节的用时计划,主持人选择,以及总结发言的具体内容等等。

  (三)组织和实施主题班会

  组织实施阶段是在主题确定以后,以班级为单位,由老师和学生们共同参,共同实施班会计划的过程。班会的组织实施过程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1. 主题导入

  主题班会的第一步是主题导入,就是把本次主题班会的核心内容和这次活动要解决德问题告诉学生。主题导入有点类似写文章的“揭题”,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借着一个什么“引子”引出或者导出后面的活动内容。班主任可以依据主题特点、手头现有的资料和个人的兴趣选择适宜的导入形式。常见的导入形式有:故事导入、新闻事件导入,图片导入、视频导入,趣味活动导入等。

  主题的导入方式也是影响学生对主题班会兴趣与参与热情的重要因素。如果导入的形式新颖、导入的活动具有趣味性,并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就会给接下来的主题活动打下良好基础,相反,如果班会导入的形式僵化、呆板,具有强烈的表演色彩和说教意味,那么,则很容易让学生对主题班会产生抵触情绪或排斥心理。

  2. 活动展开

  主题的展开与深化阶段是主题导入以后,通过有效的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主题教育的内容,获得关于主题的态度、体验和方式转变的过程。在主题班会的这个环节班主任要根据主题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创设体验的空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或者通过同学们充分的讨论和不同的经验分享深化学生对主题教育内容的理解,提升他们的认识。

  在本阶段,班主任可以结合班级现实环境选择一些简便、灵活,并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形式。比如,低年级的游戏活动,角色扮演活动,高年级心理体验活动,价值澄清活动,围绕一个问题的讨论和辩论活动等。

  3. 总结提升

  总结提升的阶段是在班会的结尾由老师和同学共同总结班会的体悟,进行主题的深化和提升。总结提升是一个主题班会必不可少的环节,没有这个点睛之笔,主题就很难突出。适宜、恰到好处的主题提升可以凸显主题,有助于帮助学生获得关于班会主题的清晰印象。主题提升也可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好实现情感感染的功能,主题提升也可以给学生清晰的方向性指导,有效达成价值教育的目标。

  班主任在总结发言的环节可以借鉴以下经验和做法:

  (1)尝试使用“设问句”:设问句在语法上是自问自答的语句,使用设问句,可以把老师要在总结发言中要向学生阐述的问题,清晰、明确地展示给学生,而后面的回答则是个学生具体的问题回应,疑惑的解答。这样就会突出重点、给学生清晰的线索。

  (2)把道理变成故事:因为总结提升阶段多以班主任总结总结发言的形式来进行,因为本环节时间有限,所以,很多班主任容易直奔主题,把总结发言的内容精炼成“大道理”,最后说几句很“正能量”的经典语句,或者有明显说教色彩的名言警句,这样看似提升了主题,却有明显的故意“拔高“的嫌疑。此时,老师不妨尝试把要讲的”大话“”大道理“变成一个传达同样信息,表述相同道理的一个故事,学生在故事中可以更形象、更准确地体味老师要传达的教育内容。

  (3)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特别是高年级的主题班会,学生在围绕主题的活动中,已经有了深刻的体验和感悟,有了自己独特的想法和理解,在主题班会的总结提升环节老师不必把自己总结出来的道理和结论讲给学生听,也可以在最后提出问题,留下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由学生自己得出答案。

  总之,主题班会的提升环节不仅是决定主题班会实践效果的最重要的环节。而且也是检验一个主题班会中教师是否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的重要参考指标。

  四、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的创新思路

  主题班会虽然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班级活动形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不能回避教育意图明显,容易导致灌输和说教的现实问题,同时,由于学校教学任务繁重,没有足够时间开展班级主题教育的德育管理困境。因此,如何创新主题班会的实施方式,如何与班主任的常规工作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十分迫切。主题班会的创新可尝试以下几个方面。

  1.整合式设计

  所谓整合设计就是把主题班会与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常规工作进行有机整合,把主题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有机融入班主任的学科教学活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以及家校沟通活动中,在完成常规管理工作的同时,也实现了学生主题教育的目标,不仅节省了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实现了学科课程育人,实践活动育人、家校协同育人的教育目标。

  2.“微班会”策略

  微班会最初是受微博的启发,在没有足够时间开设正常主题班会的情况下,把班会的时间缩短到15-20分钟以内,通过聚焦问题,改进设计进而达成主题教育目标的一种特殊班会类型。微型班会具有下述特点:(1)时间短,易于实施,可以解决普通主题班会耗时长、准备工作复杂的现实问题。(2)针对性强,可针对班上的某些现象,聚焦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干预。(3)形式灵活,可以和学科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也可以提炼为偶发主题的班会。

  班主任在设计实施微型班会时要注意微型班会的适用范围,微型班会是主题班会的一种灵活形式,是一种有效的补充,不能成为唯一的形式。做好主题班会的系列设计,加强微型班会实施的计划性,同时做好平时的素材积累和准备工作。

  3.“大活动”理念

  “大活动”理念不是指活动的规模大,实施过程场面大,而是指主题班会与多种活动构成的活动范畴大,以及不同活动之间强大的协同育人功能。“大活动”理念下的主题班会设计是把主题班会最为学校德育活动或班级活动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与班级的教学活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家校协同活动,以及学校社团活动组成一个“活动群”,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围绕一个教育目标进行的活动育人过程。例如,学生的责任教育。在活动设计中让上述各类活动都指向学生责任意识、担当意识,通过多种活动形式的教育强化学生的责任心,培养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的当担能力。

  在整个活动育人过程中,主题班会其主导作用,协调各种教育活动德功能实现多种活动育人目标的有机整合,进而从根本上上改变活动育人实践中急功近利和形式主义的倾向,全面提升学校活动育人的实效性。

  五、主题班会观摩与研讨的流程与组织

  主题班会听评课是班主任校本研修和班主任培训的重要形式。通过主题班会听评课可以让设计主题班会的做课老师看到自己主题班会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使班主任去改进主题班会设计,达成最佳的教育效果。而班主任在指导教师或专家的组织下共同观摩一堂主题班会课,交流活动观摩中的体会,分享活动观摩中的发现,并在思维碰撞中生成新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主题班会的以主题班会观摩为载体的参与性学习的基本程序如下:

  1.观实地看主题班会或观看主题班会的录像

  2.每个参与现场学习的班主任完成“1+1+1任务”(发现班会的一个亮点,提出一个问题、给做课的班主任提出一个具体改进意见)

  3.由班主任本人介绍主题班会的设计意图和效果自我评价

  4.全体观摩人员围绕班会展开开放式讨论

  5.专家作总结点评并回应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并做微讲座。

  6.全体参与现场学习的班主任回去撰写本次学习的体会。

  深度参与式听评课契合班主任的学习特点,鲜活的实践场景案例也提升了班主任学习的积极性。是班主任校本研修和培训中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参与式培训,班主任不仅对活动案例中的内容有了深刻的领会和把握。更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和专家引领让班主任发现案例背后的规律性,丰富他们教育心理的理论知识,进而提升把所学习理论知识运用到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实践中行动研究能力。

【参考书目】

  1魏书生著《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8年

  2.田恒平著《中小学班级常规管理》,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

  3.李镇西著《爱心与教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

  4.郑学志著《班主任工作招招鲜》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5.丁如许著《打造魅力班会课》华东师大出版社,2010年

  6.迟希新著《有效主题班会八讲:设计理念与实施策略》华东师大出版社,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