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培计划 > 国培优秀学员风采

纳成仓(英语骨干培训和培训者项目学员)

2020-08-19

教师职业发展的摇篮和福地

  一、个人简历

  我是青海师范大学纳成仓,55岁,教授,青海师范大学教学委员会委员,2005-2006年澳大利亚James Cook University访学;2019.12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学。 2015年被评为青海师范大学“教学名师”。我参加了北京教育学院的两次国培:2010年12月北京教育学院“‘国培计划’青海省高中英语骨干教师培训”;2018年10月北京教育学院“国培计划(2018)”专职培训团队研修项目的培训。

xyfc-19-01.png

  二、培训体会与收获

  1. 培训方案接地气

  两次培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培训方案非常适合培训者,因为学院培训前通过问卷了解学员需求,然后基于学员需求制度培训方案。学员们既有外语界大名鼎鼎的大学者,也有中小学一线教师;既有高大上的大咖讲座,指引外语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又有中小学课堂观摩与研讨,示范前沿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成果;既有紧张的学习,还有学员才艺展示,最大限度地对接学员诉求,培训效果令人满意。

  2. 培训管理效率高

  第一天报名后学院“破冰活动”最为重要,通过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互相陌生的教师和教研员们结成学习小组、命名各自的组名,然后做游戏,不到一小时大家就非常熟悉,亲如一家;紧接着就选出班长、学习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组织人员,把整个培训活动组织得井井有条。在每天的学习中,由班干部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他们分头行动,组织考勤、小组简报任务分工、内容撰写和编辑、小组文娱节目排练、考察活动车辆分配与服务、小组作业与总结收集等各项活动有序推进,保证圆满完成。

xyfc-19-02.png

  三、国培对我的影响

  1. 师范生培养工作出现新气象

  2010年的培训让我作为高校教师第一次接触到关于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使我深切地认识到以前的师范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法课程仍然使用十几年前的老教材,教学内容严重脱离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这样培养的师范生一毕业教学理念就落后于时代发展,他们在求职时的笔试和面试中的表现达不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新要求。培训结束后,我们改变观念,建立了一线教师与大学教师共同培养师范生的“双导师”机制和UGS培养模式,一方面在教学中增加新课程改革的新内容,另一方面紧密与中小学接触,积极主动地参与他们的教研活动,聘请一线教师给师范生做讲座、指导教学设计和教学技能,把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方法、新课例引入本科生课堂,这几年我们的师范生教学理念、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有了显著提升,在师范生顶岗支教教育实习中,得到实习学校的欢迎和好评,师范生也反应他们的教学基本功,如简笔画、中英文书写、英语演讲等和基于新课题理念的教学技能,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课堂组织管理等得到很大提升,他们在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了突破,获得了第三名和西北教育联盟组织的大学生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毕业生就业率也逐年提高,我们学校也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学校,这一切完全得益于北教院给我的培训。

  2. 个人专业发展走向新高度

  自2010年的北教院国培计划培训后,本人的专业发展有了新动力,深度参与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卓越教师培养工作,取得了令人骄傲的好成绩。2011年成功申报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年晋升为教授;2012年后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两次获得学校教学质量奖、入选课程与教学论和学科教学研究生导师、被评为学校“教学名师”、入选教育部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被遴选为学校教学委员会委员等多项荣誉。所以,我由衷地感到北教院成为我教师生涯的福地和摇篮,助我进步和成长!

  3. 师范生培养研究迈向新征程

  2018年10月的这次培训给我的最大启发是高校与中小学合作协同进行教学研究模式,这也是的本次培训得到学员一致好评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王蔷教授积极主动地在全国十几个中小学推广分级阅读计划,让教师们打磨课例,帮助他们成长,取得了非常喜人的成效;张金秀教授和李慧芳教授深入基层中小学推行协作创新听说课教学实验和蓝思分级阅读实验,帮助中学教师提高语言教学理论水平,并用这些理论去指导他们的外语教学实践,在反复的研讨与磨课实践中,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中学英语教师不断成长,高校教师对教学成果进行提炼和总结。这种互利共赢的教研方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他们取得的满满成果征服着我的心,点燃了我今后在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激情和动力,汲取了新的教研理念,鼓舞着我今后打算像王蔷、张金秀和李慧芳等教授专家一样脚踏实地地与中小学教师做一些教学研究,促进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以此帮助中小学英语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这些是我参加两次北教院培训的点滴体会,还有很多学到的培训理念和方法,已经深深浸入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将长期滋养我的教育教学与研究。衷心感谢北教院对我的悉心培养!祝愿北教院越办越好,引导更多教师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