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教学动态 首页 > 教学动态

北京教育学院赴东城区开展中考改革质量月大调研活动

供稿:教务处 时间:2023-11-14

  根据北京教育学院中考改革质量月大调研活动的总体工作安排,为督促落实新课标,发现关键问题,改进教育教学,提高育人质量,2023年11月6日至10日,调研一组深入北京市东城区四所中学,围绕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化学、生物5个学科,开展大调研和大指导。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调研一组在组长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汤丰林、副组长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院长邸磊、领队北京教育学院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副院长胡春梅的带领下,协同各学科负责人,充分做好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制定各学科调研观察表,确定访谈提纲,联络东城区教委领导,对接各调研学校负责人,确定调研工作安排;并于11月2日下午,组织全组教师召开线上会议,明确调研指导任务和各项工作细节。

  做好调研指导工作。调研组深入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北京市东直门中学等四所中学,开展调研指导工作。北京市教委督学处、督政处领导、东城区教委中教科领导、东城区相关学科教研员、各调研校负责人、相关学科教师、《现代教育报》记者等参加活动。

  在活动中,调研组领队胡春梅副院长介绍本次活动的背景、目的和参加人员,各调研校负责人介绍本校师资和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中考改革后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现状及对此的思考与认识。

  根据《北京市义务教育学科素养导向的教学调研方案》要求,调研组对每所调研校的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科,各开展一节听评课活动。各学科负责人依托《学科调研观察表》,根据观察维度与指标分析要点,深入调研学校课堂教学实践,做好师生观察记录。课后与做课教师和学科组开展面对面交流,做课教师通过说课介绍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调研组学科负责人针对课程内容提出教学改进建议。

  听评课后,调研组与调研校领导、各学科组教师分别开展座谈,座谈内容主要是结合中考改革新要求,围绕学校落实课程标准、学科教学目标、推进“教-学-评”一体化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及教学质量、育人质量方面的整体情况和好的举措、有效经验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同时也交流了学校在转变育人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还存在哪些困难和不足,需要提供哪些支持等。调研校领导和教师们表示,面对中考改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化学、生物5个学科的评价方式发生变化,然而从学校到任课教师,对这几门科目的重视程度没有降低,而是从课堂上想办法,让课堂“活”起来,作业样态更加丰富,继续为学生提供课后服务,注重学科融合,注重学生的长链条培养,关注学生的心态变化,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科素养,落实新课标,引导学生和家长能更加积极地看待这种变化。但同时还谈到,中考改革后,老师们对这几门科目的评价标准有困惑,希望市里尽快给出统一标准,并派专家做进一步的指导等。

  调研组通过查阅材料,了解学校整体情况、五个学科的学期课程计划、教师所授教学内容的整体单元教学设计、期中考试命题方案等,更加全方位地了解了调研校这五个学科的教育教学现状。

  形成调研成果。调研结束后,调研组根据《调研方案》中的相关要求,整理一周的听课与访谈记录,形成《学科调研观察表》、学科调研报告和《东城区中考改革质量月调研工作报告》等调研成果,为形成总报告提供量化数据和质性分析。

  此次针对东城区四所中学所做的中考改革质量月大调研活动在东城区教委和各调研校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近距离聆听到了学校和教师对于中考改革的最真实的声音与最迫切的需求,这将有益于接下来转变和完善相关学科的评价方式,督促全市初中阶段学校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全面推进“教—学—评”一体化改革,转变育人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打造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场景、新样态。

  调研一组 撰稿

  2023年11月11日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