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书名:《
教育之变》
作者: 程介明著
出版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ISBN号:978-7-5760-3260-4
索书号:
G4-53/168
内容简介:
《教育之变》汇集了香港大学荣休教授程介明先生近20年来发表在《信报》《教育评论》上的几十篇文章,有关社会变化及其对教育的影响。全书共分为三部分:未来已来;社会变了;教育也要变。作者围绕社会的经济形态、生产模式、组织结构、个人的职业状态的变化等方面,阐述教育也要着力培养个人内在的、全面的、应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支撑个人未来的一生,才能应付多变、速变的社会。在本书中,作者把社会与教育联系起来,做一个新旧对比,旨在说明:社会变了,教育也必须变。
2.书名:
《高阶思维培养有门道》
作者:(美) R. 布鲁斯·威廉姆斯著 刘静译
出版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
ISBN号:978-7-5191-2467-0
索书号:
B842.5/36
内容简介:
全书主体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本书导言,直观呈现了没有高阶思维的课堂就是在欺骗学生思考没有价值、面向未来的高阶思维课堂、高阶思维技能的五个维度三个层次,以及高阶思维教学的策略与方法。读完导言部分,你会对本书的逻辑结构和写作方式产生初步的理解与内化,并反思自己的课堂,认识到开展高阶思维教学的紧迫感和意义。
第二部分至第五部分,回应高阶思维的五大维度三个层次,分别从“建立相关性”“发展丰富性”“提高关联性”“锻炼严谨/专注性”“强化迁移/递归性”五个方面解密高阶思维培养的门道。每章开篇借由一个故事道出高阶思维技能与生活的关联,并从各思维层次可选择的教学策略、教学提示、可用于发展思维技能的问题和相应图形组织器,直观呈现高阶思维技能是什么、何以可见、如何有策略地培养,为思维技能课堂教学搭建实施的支架。
另外,本书附录部分还提供了全书所有图形组织器、发展高阶思维技能的引导性问题和高阶思维技能备课模板,为你在课堂开展高阶思维教学提供更多支持。
3.书名:《
生命力课堂的教学艺术》
作者:唐继东 主编
出版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2
ISBN号:978-7-308-23043-8
索书号:
G424.21/274
内容简介: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力求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以致用。本书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生命力课堂的定义、特征和理论依据,提出了生命力课堂的“八力”标准,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操作路径,为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了明确依据。第二部分依据生命力课堂“八力”标准构建出生命力课堂的有效教学路径和实施策略,总结出一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可迁移的经验,并给出了相应的教学片段案例,这些丰富的案例让生命力课堂理论和课堂实践有机地融为一体,让核心素养的培育从观念走向了行动。第三部分分享了学校近三年来部分教师在区级及以上优质课比赛中获奖的课堂案例,这些案例设计语文、数学、英语、地理、生物、历史、政治、化学等多个学科,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可为一线教师教研教学提供参考。
4.书名:
《哲学的殿堂:哲学元理与思维变革》作者: 臧峰宇 主编
出版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
ISBN号:978-7-300-29992-1
索书号:B-53/24
内容简介:
“哲学本身就是一座宏伟壮丽的殿堂,在这座殿堂里有很多恒久而常新的话题,与时代深沉的思绪相应和,给人以精神启迪。”本书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举办的“哲学的殿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名家讲座系列”为依托, 呈现了十五位哲学名家 (张立文、刘大椿、段忠桥、刘晓力、龚群、郭湛、张志伟、李秋零、焦国成、宋志明、冯俊、李德顺、庞元正、周桂钿、廖申白) 的精彩授课内容。十五位哲学名家在《哲学的殿堂:哲学元理与思维变革》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复杂而深刻的哲学问题,勾勒了哲学学科发展脉络,带领读者一起领略“哲学的殿堂”引人入胜之处。本书既显示了他们深厚的学术功底,又反映了他们对时代问题的深切关怀;既有对哲学某一学科、某一问题的整体审视,又有对哲学巨擘思想的细致把握;既有对过往思想的深刻反思,又有对时代前沿问题的敏锐思索。哲学名家们讲述问题细致,如数家珍,旁征博引,所涉内容广泛,沟通中西,贯穿古今,展现了哲学的独特魅力与时代价值,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启迪。
5.书名:《
中国教育文化的阐释》
作者: 丁钢 著
出版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
ISBN号:978-7-5191-2574-5
索书号:
G40-055/22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中国教育文化的多元形态和丰富内涵,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教育文化进行了扼要的阐释。第一章将对于教育文化的阐释置于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语境之下,从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文化历史研究的知识图景和教育文化研究的价值取向三个方面阐明相关研究理路。第二章强调教育文化传统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方式,如汉字教育、乐教、书院教育等,其背后则是重视直观形象而融通的思维方式。第三章关注的是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反映了在这一过程中书院教育、现代学制等具体领域的变革努力及其对中国教育的深远影响。第四章则将目光投向当代教育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对人文课程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内涵和全球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教育传统等进行了阐释,强调中国教育文化应探索出一条具有自身文化特征、适合于自我发展实践的创新途径。除了上述主体章节,作者还在“尾章”中梳理了自己的中国教育文化研究历程,表达了自己继续致力于中国教育文化研究的心愿。
6.书名:
《心灵的教育》作者: 翟小宁 著
出版社:北京:新华出版社,2022.01
ISBN号:978-7-5166-6036-2
索书号:
G40-03/138
内容简介:
本书是“灵魂教育三部曲“(《心灵的教育》《舒展生命的教育》《光明善好的教育》)的第一部。全书共分九章,全面阐述了灵魂教育的思想、内涵、本质和规律。全书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章心灵觉醒: 创造神奇的生命力量,阐述了对生命、心灵的灵魂教育的深刻思考与感悟。第二章智开慧朗: 涵养师者仁心,讲述了作为教师的成长经历和体会,包含了对课堂教学的长期实践与探索。第三章培根铸魂: 点燃生命的火种,阐述了对教育本质的深入思考,表达了对教育使命的深切体认。第四章守正鼎新: 生命与使命同行,阐述了教育价值引领与学校治理现代化,重点是对校长领导力的探索和研究。第五章解放心灵: 教育要舒展生命,阐述可顺天致性、尊重个性、解放心灵、舒展生命的教育文化与人才成长规律。第六章灵魂之爱: 凝聚祥宁的善好光明,阐述了家国文化的基因和家庭教育的智慧。第七章点亮心灵: 拥有发光的智慧人生,阐述了教育与人生的关系,蕴含着信仰、希望和爱,饱含着对学生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第八章唤醒心灵: 天地精神与教育本真,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深刻影响,是关于文化与教育的哲学思考。第九章无边界教育: 创造人类文明新时代,探索了人工智能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展望了未来教育的美好愿景。
7.书名:《
硬核大脑:如何轻松地成为学习高手》
作者:(美) 丹尼尔·G.亚蒙 著
出版社: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20.06
ISBN号:978-7-5153-6048-5
索书号:
G442/151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亚蒙博士从基本的脑科学知识为基础, 带入我们每天的日常中有哪些事情会伤害大脑 (缺乏运动和睡眠、负面思考、长期的压力、有害的环境、荷尔蒙失调)、哪些事情可以提升脑力 (学习新事物、维持有益的关係、有人生目的、做协调性运动、健康饮食), 并说明改变习惯如何优化大脑。学习的诀窍不只是读书方法、时间管理和分析能力, 更重要的是如何更灵活地用我们的大脑学习天赋。本书引入脑科学研究的证据支持论点, 例如当你的专注力越高, 大脑中负责心智与记忆的灰质面积也会增加, 因此可以达到相辅相成的学习效果 ; 而藉由剖析大脑运行机制, 能得到CP值更高的记忆法则! 亚蒙博士用条列式和步骤式说明如何最佳化大脑的运作、增强记忆、提升个人表现, 用更有效率、更能专注的方法, 以及更快的学习路径达到成功。希望从此以后提倡的不再是努力学习, 而是聪明学习!
8.书名:《论教育》
作者: (德) 伊曼努埃尔·康德 著 宋溟 译
出版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
ISBN号:978-7-5191-2772-5
索书号:
G40/520
内容简介:
这是康德为数不多的关于教育方面的论述,其指向道德品质的教育思想与今天我们正在大力提倡的立德树人的教育大背景是一致的,而且他从哲学的角度,从整个人类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这对我们今天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本书里,康德用严肃又不失风趣的语言,事无巨细地为我们传授着子女教育的注意事项,提醒我们不忘教育对于整个人类的意义和使命。
9.书名:《教师人文素养漫谈》
作者 : 编写人员鲁文余 ... [等]
出版社: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21
ISBN号:978-7-5703-1488-1
索书号:
G40-012/64
内容简介:
全书涵盖教师人文常识和教育教学素养两大版块,细化为六个单元,分别为: “先把自己铸成器” “教育即生长, 生长之外别无目的”“孩子是另外一个物种”“ 让教育摆脱现实的奴役 ” “向远处看有意义的事”“ 教育, 财富蕴藏其中”。每篇文章均专门撰有作者简介及读后感言, 旨在引导读者对文章进行深入思考,以阅读引领教师人文品质和人文精神的滋养与升华。全书通过层层精选的文本,让时间宝贵的教师随时进入读书的状态,推开一扇眺望远方的窗子。
10.书名:《教育视角下的学习理论》
作者: (美) 戴尔·H. 申克 著 周宇芬 译
出版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ISBN号:978-7-5760-3196-6
索书号:
G442/164
内容简介:
《教育视角下的学习理论(第7版)》是自1996年出版以来的全新修订本,系统梳理了从传统的行为主义理论到新兴的建构主义理论等主流学习理论的脉络,广泛吸取当今世界关于学习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主要讨论人类学习行为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学习原则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等问题。旨在促进读者了解各种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研究成果和学习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帮助一线教育工作者廓清学习理论误区、启发教育研究思路、促进教育教学实践和应用评估。
本版在内容和结构编排上与前几版有较大不同,增加了信息处理理论以及对学习的重大作用,大幅扩展了关于技术手段的详细介绍,以涵盖该领域的进展及社交媒体学习的相关内容。针对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教育,各章均以一个小场景开篇,给出很多非正式的实例并加以详细讨论,能够加深读者对学习理论原理以及理论之间差异的理解,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学习理论并启发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