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新书推荐 首页 > 新书推荐

新书推荐(七)

供稿:学术资源部 时间:2023-10-10

   

 

1.书名:《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作者: [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 赵玮等译 杜殿坤等校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

ISBN号:978-7-5191-3143-2

索书号: G42/115-2

内容简介:

《和青年校长的谈话》是苏联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本教育经典著作,收录了苏霍姆林斯基对青年校长的8次谈话,包括教师创造性劳动的几个基本问题、教育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性、学校集体的精神生活、难教儿童、关于道德教育的几个问题、谈谈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关于听课和分析课的几点建议和怎样做学年总结。本书的8次谈话娓娓道来、例论结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作者对青年校长如何优化教学工作、打造教学队伍、完善教学环境等方面的独到建议,这些建议具有较强的实操性,能够为今日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在解决校园管理、攻克教学难点、完善教师队伍等方面的问题解疑释惑。本书链接多种免费数字出版资源,包括微视频、专家寄语、名师感言等。

 

2.书名:《课程论研究》 

作者:吕立杰等著

出版社: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21

ISBN号:978-7-5334-9168-0

索书号:G423/149

内容简介:

本书系“当代中国教育学术史”之一, 旨在通过学术史梳理, 对国内在课程论研究这一领域近七十年 (尤其是近四十年来) 的发展历程进行较为全面、充分和客观的回顾和总结。书中将对既有的课程论研究文献 (包括著作、教材、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等) 进行梳理和挖掘, 叙述、分析课程论这一学科在过去数十年间主要的研究问题、思想观点、不同见解之间的争论以及研究进展等等。这对课程论研究的未来发展能发挥知往鉴来的重要作用。

 

3.书名:《积极教育:提升孩子乐商成就优势品格》

作者:任俊著

出版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

ISBN号:978-7-302-61897-3

索书号:G44/295

内容简介:

传统教育里,教育的重心偏向于如何改正孩子的问题。积极教育摈弃了这种不断纠正孩子错误的导向,强调发现和发展孩子的积极品质或长处,强调给学生的发展建造和积累内源性基础,并致力于为学生营造有利于积极品质或长处发展的条件。这本书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以一种发展的理念,在孩子的创造天赋、优良品德、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等几个方面,为父母和老师们提供先进的教育理念,以一种正向、积极的心态,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塑造孩子的主观幸福感以及发展的更高可能性。本书共6章,主要阐述积极教育的概念、必要性,积极教育与积极品质,应对教育和品位教育,以及积极教育背景下的几个重要问题,用大量的实验和数据分析阐述与积极教育相关的各种问题。

作者简介

4.书名:《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前景与启示》

作者: (美) 韦恩·霍姆斯, 玛雅·比利亚克, 查尔斯·菲德尔著 冯建超 ... [等] 译

出版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ISBN号:978-7-5760-0332-1

索书号:G40-057/99

内容简介:

由美国课程再设计中心专家推出的《教育中的人工智能》一书,围绕着人工智能时代“学什么”和“怎么学”两大主题进行探讨。

本书主张在人工智能时代学习内容要围绕着基础知识(核心概念与基本内容)和基本能力(技能、品格与元学习)展开,教育不仅要翻转课堂,同时更要翻转课程,更新学科门类和内容,建构意义学习方式,致力于培养M型人才,在专长(达到某种学识水平或者接受教育年限)与迁移(学以致用,在现实生活与劳动中施展所学的本领)两个方面保持恰当的平衡交替。

本书探讨了已投入应用的各种人工智能技术和已经开发了近五十年的应用程序,包括智能辅导系统、对话辅导系统、探索性学习环境和自动写作评价系统,还有语言学习应用、增强和虚拟现实、学习网络组建工具、协作性学习、学生论坛监测、持续评估、教学助手等。

本书是人工智能教育技术应用的历史总结与前景展望,是未来教育应该如何应对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的理论探索。

 

5.书名:《高手教师》

作者: 魏智渊著

出版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ISBN号:978-7-5760-1385-6

索书号: G451.2/280

内容简介:

本书从教育观念、课程建设、家校沟通、学生教育、教育细节、自我修炼等六个方面, 系统分享了自己对于教师成长发展的独到思考和专业引领, 全方位助力一线教师加强自我修炼, 打破成长的瓶颈, 实现自我突围, 从新手教师、普通教师, 蜕变为高手教师、卓越教师。书中给出的教师成长建议和脚手架, 源自作者生动的教育实践, 相信它们一定能在一线教师的教育实践中扎根发芽, 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好帮手。

 

6.书名:《学校文化品格》

作者:曾天山著

出版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08

ISBN号:978-7-5191-3162-3

索书号:G47/152

内容简介: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环节。本书集中研究和讨论学校文化建设这一主题,从“学校文化品格”,即学校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和育人理念的角度入手,通过深入系统的学理分析、历史研究、案例研究等,集中阐释了学校文化的时代价值,展现了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认为学校文化源自社会文化,又独立于社会文化,焕发出自身的独特优势和永久魅力,揭示了学校文化育人的特殊使命,梳理了百年来学校发展源流,描绘了现代学校历史文化谱系图,挖掘了学校文化的深刻内涵,分析了学校文化的多重样态,突显了学校文化的鲜明特色,总结了学校文化传承转化、交流互鉴、创新发展的经验,提出了打造新时代学校文化品牌的建设思路和实施策略。

 

7.书名:《教育中的道德哲学》

作者:(加) 罗宾·巴罗著 王丹斌译

出版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ISBN号:978-7-5760-2247-6

索书号:G40-059.1/15

内容简介:

《教育中的道德哲学》解答了一个经常困扰师生的问题:如何将抽象的哲学理论与课堂实践相结合,从而充分发挥哲学对实践活动特别是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作者批判性地思考了时下流行的一些教育哲学观点,并就哲学是否该作为教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及是否该将“教育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新分支展开了讨论。该书强调相对主义并不见得比绝对主义更有说服力,因而倡导采取改良的功利主义立场。作者还在本书的最后部分就如何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做了演示。

 

8.书名:《教育平衡力》

作者: 陈荣艺著

出版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ISBN号:978-7-5760-2098-4 

索书号:G4-53/165

内容简介:

《教育平衡力》是一部充满智慧与细节的编年体教师专业成长史,描述了作者从1997年至2016年担任小学校长的教学管理历程。全书分为三编,上编为“快与慢的平衡:打造温馨的家园”,讲述了作者从1997年至2002年担任校长初期,致力于让学校松柔下来,建立了将学校打造成温馨的家园的教育哲学;中编为“强与弱的平衡:引出人性的善美”,讲述了作者从2003年至2008年担任校长时,放眼远方感受不一样的教育模式,凝视内心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有意开始形成儿童意识与教师意识;下编为“进与退的平衡:守望安静的教育”,讲述了作者在2009年至2016年担任校长时,树立了美好且坚定的教育理想——办一所安静的学校,并在进与退的平衡中守望它。在这20年的校长生涯中,作者不断在寻找教育的平衡点,最终发现,这个支点就是学生。教师摆脱写作教学困境,切实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让写作成为孩子受用一生的习惯与素养。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爱写作的天使,因拥有了写作的翅膀而飞得更高、更远。

 

9.书名:《大成智慧教育初探》

作者 : 马近远, 马望星著

出版社: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21

ISBN号:978-7-5012-6421-6

索书号:G40-092/41

内容简介:

《大成智慧教育初探》以钱学森历时四年(1978年6月至1981年4月)改建国防科技大学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结合他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对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尝试初步勾勒出钱学森教育思想体系。

钱学森创新教育思想体系,是以钱学森技术科学教育观、系统科学教育观、大成智慧学教育观、以德育人教育观等构建的教育思想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就是以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办学治校育人,培养有大成智慧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

钱学森一生中,五次重大的人生选择都是从国家利益出发,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他追求真理、求真务实,勇于开拓创新,注重集智协作,甘为人梯,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留给后人无尽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书共分为十章, 主要内容包括: 钱学森情系教育的初心与使命、钱学森技术科学 (工程科学) 教育观、钱学森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教育观、钱学森大成智慧学教育观、钱学森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观、钱学森以德育人教育观等。

 

10.书名:《通向真善美的教育》

作者: 吴康宁著

出版社: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21

ISBN号:978-7-5334-9007-2

索书号:G4-53/157

内容简介:

本系列所收文字大部分并非深思熟虑、反复琢磨的结果,而是“忽然想到”某个问题、某个概念、某个观点或某种逻辑之后,便随即记下,就此形成简要文字;或稍加思索,拟成需要在某个场合言说的大致框架或详细提纲。

本系列所收文字的来源五花八门,包括正式发表的文章、公众号推送的小文、观察记事、研讨发言、论坛点评、各种会议的致辞、开场白、结束语乃至餐会祝词等。

《通向真善美的教育》为该系列的其中一卷,偏重于“教育的激情与理智”。 本书围绕“教育的激情与理智”的主题, 分为两辑, 第一辑为不同形式的“发言”, 第二辑为不同专题的谈论。主要内容包括: 教育的精髓在于养育心灵 续思小缀: 让教师成为养育心灵的天使、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道德教育研究 续思小缀: 道德教育研究本身应当是道德的、以陈鹤琴精神研究陈鹤琴 续思小缀: 以研究对象的精神进行研究等。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