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教育学院第六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
第九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党委副书记 刘枫耘
(2013年4月17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我受马宪平书记委托,代表学院党委和行政作个发言。
北京教育学院第六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九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经过工会委员会以及有关部门的精心准备今天顺利召开。刚才,李方院长作了学院2012年财务决算和2013年财务预算的报告;教务处处长余新作了学院“关于落实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实施细则”的说明;人事处处长冯华解读了学院“2013年调整在职教职工绩效工资分值标准”的方案。各代表团就学院“2013年调整在职教职工绩效工资分值标准”的方案和会议提出的《北京教育学院师德规范(草案)》进行了讨论。主席团听取了各团的讨论情况。会议一致通过了大会决议。大会在各位代表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在此,我讲三点意见;
一、高标准加强工会、教代会建设,推进学院民主建设,发挥教职工主人翁作用
我院工会、教代会在推进学院民主建设、加强二级教代会建设、推进院务公开、鼓励教职工参政议政、发挥教职工主人翁作用等方面切实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做了有效的工作;在关心教职工生活、建设教职工信赖的“教职工之家”方面也作了积极的努力,如组织参加2012年首都教育系统教职工运动会、学院“健康行”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教职工办理京卡·互助服务卡、给教职工过生日、为特殊困难教职工申请“爱心基金”等。近年来多次受到市总工会和教育工会的好评并给予表彰,先后于2011年、2012年获得市总工会重点工作考核优秀等级和综合考评奖,我院青年教师在全市青年教师大奖赛中也先后获得好成绩。
“十二五”期间,学院改革发展以及师干训工作任务艰巨,工会、教代会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围绕中心做好工作。
一是要把坚持教代会制度作为推进学院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教代会作为教职工理性表达利益诉求的主渠道作用,建立完善学院教代会提案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教代会代表列席院长办公会制度,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有效保障广大教职工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落实,尊重和支持教代会行使各项职权,使以教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在我院日臻完善。
二是建立和完善二级教代会(教职工大会)制度,使教职工充分了解同级部门的发展规划、任期目标、重要改革方案、教职工队伍建设,参与决策与教职工生活福利相关的具体问题。今后还要实施聘任期满,二级学院院长向二级教代会做工作报告制度。
三是进一步深化院务公开工作。坚持“党委统一领导,行政主体到位,工会主动配合,纪委监督检查,教职工积极参与”的院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挥教代会推进院务公开的载体作用。对涉及学院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涉及人、财、物、基本建设等权力运行的重点领域,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等,做到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在院务公开工作中充分发挥好工会、教代会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四是尊重和激发教职工的创新精神。工会要努力搭建教职工为学院事业发展建功立业的舞台,配合学院做好“三育人”标兵评选、表彰和宣传工作;组织好工会系统师德标兵的培养、评选、表彰和宣传工作。通过各类激励机制,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为学院建设与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五是全面提高广大教职工素质。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机制;多种形式办好女教授“学术与生活”论坛;依托学院“首都女教职工素质教育基地”,不断提高教职工素养和育人能力。
六是发挥工会在学院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升学院的凝聚力,促进学院进一步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促使和谐的校园文化成为教职工做好干部教师培训工作的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和正面的舆论支持。
七是不断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为教职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满足教职工不同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管理和使用好刚刚修缮并已投入使用的教工之家。
八是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完善工会帮扶工作的长效机制。学院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履行 “职工困难第一知情人、第一帮助人、第一报告人、第一督促解决人”的职责,着力推动解决广大教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借助工会系统基金会、互助保险机制,利用学院阳光救助机制,努力为教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九是加快非在编人员入会工作步伐。根据上级工会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我院“非在编人员入会办法”,使凡在我院工作并做出贡献的教职工都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总之,要努力将工会建设成为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活跃、作用明显、教职工信赖的教职工之家。
二、坚持师德标准,争做“立德树人”的培训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此,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在中小幼教师职业标准中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等职业要求。我院于2011年开始研究并制定“北京教育学院师德规范”,包括“爱国守法、敬业爱岗、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服务基层”等基本内容。近期又几经修改完善,正式提交给此次会议代表讨论并获得通过。
制定并实施《师德规范》,对于加强和改进我院师德建设具有特殊意义。在长期的基础教育校长教师培训工作中,作为教师的教师,我院把师德建设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广大教职工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奉行“敬业垂范、博学笃行、求实创新”院训要求,不仅涌现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优秀党员、优秀教师和师德模范,而且在师德教育方面也有所建树,如以陈爱苾教授为引领的师德小分队,以张红为代表的师德课程,以迟希新、肖北方为代表的班主任特色培训等,在全国“师德”培训工作中都树立了品牌。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体现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和伟大,他们赢得了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也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当然,也应该看到,我院在师德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通过加强正面引导,强化正能量,推进师德标准的实施,以建立健全自律与他律并重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提倡学习贯彻《师德规范》,同时也要加大宣传力度,作到熟知熟记、入脑入心,使《师德规范》成为我们培训者的基本行为准则。
三、开展好建院60年各项活动,注重文化传承
今年是我院建院60周年。从1953年到2013年,我院走过了不平凡的60年。学院设计的多项活动,宗旨就是实现学院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高等教育功能被定义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其中文化传承有着特别的意义,是学院软实力的象征。学院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在创造学院历史、守护历史、传承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履行了义务,奉献了智慧,完成了使命,做出了贡献;作为后人,我们都需要在学习历史、理解历史、延续历史、传承文化中学会承担历史责任、担当历史重任、实现专业成长,促进学院创新发展。
关于传承什么?60年来,教育学院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序列和光荣传统。如:意识形态文化,包括革命传统文化、师德文化、价值文化、知识文化和思想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组织文化,包括党组织、具有培训机构特点的行政组织(如师训办、干训办、党建研究中心等)、学术专业组织,工青妇社团组织,民主党派组织等;形成了与意识形态文化和组织文化相适应的制度文化;为了保障教育功能的实施,进行了一系列必要的基础建设,包括人才队伍建设、教学大楼、教学设施等建设,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教育学院在北京市基础教育、成人师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和助推作用,如教师继续教育、教师资格认证等工作的推动;甚至在全国的教师继续教育事业发展中也发挥了示范作用,如校长管理学、教师专业标准研究、国家级培训项目开拓等。所有这些,都充满了老一辈学院人的创造和奉献,所有的努力都变了成人才培养的骄人成绩,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充满了学院一代又一代干部、教职工的探究和智慧、改革与创新,非常值得我们执着坚守,以守住我们学院的地位和尊严;非常值得我们认真梳理,总结提炼,以借鉴当代,教育后人,非常值得我们追述和记录,以呈现学院对社会、对教师、对历史、对未来做出的选择与承诺。
因此希望全体工会会员、教代会代表要认真学习学院发展史,悉心感悟发展的艰辛、智慧,传承好积攒60年取得的宝贵财富,积极参与学院的各项纪念活动,从中汲取思想营养、知识与智慧,培养对学院的归属感、荣誉感,激发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为学院高地建设增加软实力,创造新业绩。
四、逐步实现财务预决算科学管理和透明公开,落实好财务“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实施细则
学院每年向教代会报告财务预决算是学院财务公开的重要程序。学院财务管理一直规范有序,前不久,李方院长还在教育系统财务工作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希望在财务人员的努力下,在全院教职工的配合和监督下,越管越好,为日益增长的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务支持。
关于落实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问题,这是国家财务管理的改革措施,它改变了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也直接影响了我们学院教学管理的有关工作程序。希望广大教职工了解新的管理方式,理解过程出现的新情况,帮助学院完善办法,支持主管部门做好过程管理,提高效率,确保师干训事业顺利实施。
最后,祝贺此次会议圆满成功;祝全体代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事业有成。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