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 时间:2012-07-06
在学院“凝练学院核心价值观、促师干训事业科学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党委书记 马宪平
(2012年6月28日)
同志们:
今天的论坛开得很成功!刚才10位同志紧紧围绕学院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从不同角度畅谈了对学院发展目标中“特色鲜明、品质卓越、国内示范引领、国际开放合作”内涵的理解,同时,结合本职岗位,就如何为实现学院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议,站位有高度,思考有深度,措施有力度。这是学院开展“大讨论,深思考,广交流”活动以来,各总支、各部门广开思路、建言献策,汇集集体智慧的结晶与成果,是学院推进创先争优第三阶段活动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广大师生情系学院、求真务实、凝心聚力、共促发展的真实写照。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今天演讲的主体是青年教工,大家的深入思考、睿智思辨使我们看到了学院的未来和希望。感谢大家的智慧贡献!
在这次大讨论活动中,各党总支发动深入、组织有序、成效突出、亮点纷呈。主要表现在:一是各党总支依据学院党委《关于深入开展“提高培训质量促发展、服务校长教师树形象”活动暨创先争优活动第三阶段工作方案》精神,结合本总支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将大讨论活动真正落到了实处。二是以支部为单位,围绕学院的发展目标、工作方针和主要任务,结合本部门实际工作,认真填写了《建言献策表》,进一步凝聚了办学智慧,形成了发展共识。三是部分党总支举办了全体党员和教职工参加的主题论坛,大家各抒己见,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把方向、顾全局,切实际、有措施,充分显示了群体智力的开发和集成。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刚才听过10位同志的激情演讲以及开展的大讨论活动,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人类知识与文化的汇集地和传播者,学院以及全体教职工更应该持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我们的校长教师培训事业之中,折射在大家对教育事业的信仰上,践行在大家对学院目标的追求中,她是学院的灵魂与价值所在。学院精神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学院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生成与升华的。它既是全体师生员工为之辛勤耕耘、不懈奋斗的千秋事业,也是学院蓬勃发展、不断壮大的光辉历程。可能我们现在还不能准确地用几个词或几句话来表述学院精神,但不管你说或不说,她都会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事不在。
学院精神具有引领方向、立心明志、凝聚感召的作用。“心系首都教育,造就首都教育家;情系学院发展,营造教师发展摇篮”的价值追求,集中体现了学院精神;“敬业垂范、博学笃行、求实创新”的院训秉承,有效践行了学院精神;“胸怀教育大局,心系服务对象”的肩负职责,凝聚升华了学院精神;院庆55周年的钟声敲响、“师带徒”启动,建党90周年“共产党员标兵”的评比表彰,营造丰富了学院精神;“教师之师”师德倡导、名师长廊名师垂范,引导发扬了学院精神;“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模式构建、“培训质量提高工程”的实施推进,培育提升了学院精神;“绿色耕耘”、“春风化雨”、“祥云行动”、“市骨教师工作室”、“农村教师城镇工作站”、“名校长工作室”、“国内访学计划”、“国培项目”的成功实施,有力彰显了学院精神……凭着学院精神,我们一步步走来,取得了成就,赢得了认可。同时,也感到了肩上的重任与使命。学院精神,有信仰做支撑,有奉献做铺垫,有专业做龙骨,有质量做保障,她体现在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浸润在每位教职工的心田。
在我们前行的路上,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重点学科及特色课程的建设、文化标识体系的建立、科学管理制度的健全、教职工精神之家、首都校长教师之家的营造,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培育。
做任何大事,物质与信息是必要的,但精神力量更为重要,关键时刻,精神力量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正如民族要有民族信仰、国家要有国家精神一样,每所学校也应有自已的精神。学院精神是我们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和群体意识;是我们理想目标、精神信念、价值取向的理性汇聚;是我们走向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集中体现。
建院近60年来,一代代师生在这样的精神氛围中成长,也为营造这样的精神氛围而努力奋斗。60年文化的积淀和融合,60年优秀品格的传承和弘扬,显现了学院的综合实力,创造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追求真理知行统一的专业精神”。明年,是学院建院60周年,我们将继续组织广大教职工围绕学院文化、学院精神、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展开广泛的学习讨论,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措施,着力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培育彰显培训特色的学院精神。
再过两天,就是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九十一岁华诞了。今天我们举办这次论坛,是大家对党的生日的献礼,是2009年论坛活动的深化与继续,也将是下一次同题活动的基础与铺垫。让我们不断深化、升华学院精神,将学院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谱一曲服务首都基础教育研修高地之歌!以优异的培训业绩向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献礼!
谢谢大家!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