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 时间:2012-05-22
以党建工作为龙头,以师德建设为重点
积极推进青年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在学院纪念五四运动九十三周年暨庆祝建团九十周年
座谈会上的讲话
党委书记 马宪平
(
尊敬的倪院长、李春山教授、渠素彬老师,亲爱的学院青年教职工代表:
大家好!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是五四青年节,也是共青团建团90周年的日子。学院党委、团委和关工委、老教协共同召开“历史与继承——纪念‘五四’运动93周年暨共青团建团90周年座谈会”,这个形式很好。刚才,通过老同志们的发言,使大家更加了解了学院建院和发展时期的艰辛,也深刻感悟和学到了老同志在青年时候的那种奋发向上、热情奔放、无私无畏、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以及他们的领导艺术和教育智慧;青年教职工代表的发言,充分体现出了大家身上迸发的活力和激情,充分理解了同志们立志岗位成才、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志向,也深深体会到同志们对党、对国家、对民族、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希望这种新老传承的交流活动不定期组织下去,充分发挥老领导、老教师、老同志的传帮带作用,充分发挥学院关工委、老教协在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刚才,李方院长也作了很重要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学院领导对大家的关心和重视。学院党委、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他们的帮助,让他们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发挥作用。借此机会,我谈三点意见:
一、青年教职工是学院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未来希望
近年来,在学院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院核心竞争力和办学水平在不断提高,在全国校长、教师培训领域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在全国教育学院系统处于领先地位,学院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加大,已经成为首都人才强教的重要支撑力量。这些年,学院党委非常重视思想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每年组织多场教职工思想政治学习报告会,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教育。学院青年教职工的整体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政治立场坚定,能够积极投入到学院的中心工作。目前,学院45岁以下的教职工有295人,占全院教职工总数的54%,4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有149人,占全院教师总数的61.2%,35岁以下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青年教职工62位,其中博士、博士后14人。学院青年教职工的学历层次、整体素质越来越高,他们也很活跃,在学院各项工作和活动中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如参加老同志的发展会、座谈会,担任学院各种规模培训项目的负责人,在培训课堂、下校追踪中大显身手。近年来,青年教师还在不少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许多论文,很多研究成果质量很不错;在党政职能部门的年轻同志,也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踏实奉献,有的同志成长进步很快。同时,青年教职工们还积极参加电视台和社会上的才艺展示以及学院的新年联欢会,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开展读书交流会、“大讨论”活动以及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等活动,大家在各类活动中发出了代表青年的声音,体现了青年人的朝气和能量。青年教职工作为学院一个生力军,是我们学院未来发展的希望,青年的成就就是学院的成就,青年的成功就是学院的成功。
二、做好青年教职工工作,是一项富有战略意义的工作
今天是纪念共青团成立90周年的特殊日子,弘扬“五四”精神,就是要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时代精神;就是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践行和弘扬北京精神;就是要把个人的成长融入到学院的中心工作之中,不断增强青年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做好青年工作要坚持“四个结合”:
一是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党委一直坚持党建带团建,2008年学院机构调整的时候,团委挂靠在组织部,以此全面提升共青团组织在思想引领,组织建设、服务青年、队伍建设等方面能力和水平。学院党委不断强化“让党员成为骨干,让骨干成为党员”的要求,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青年骨干被充实到党员队伍中来,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青年党员成为各岗位上的中坚力量。在学院“继续教育先进个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中不乏青年党员。学院严把入党程序关和发展质量关,青年教职工的党员发展工作很有成效,仅2011年发展的党员中, 35岁以下的青年教职工就有6人,占发展总人数的75%。
在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过程中,团组织也开展了系列活动。青年同志成长的平台主要在基层,各个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要积极给大家创造平台,让同志们在工作当中去激励自己,发展自己,做好群众工作。做好青年工作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各党支部要把做好青年工作作为加强支部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二是要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人才成长相结合。学院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下大力气打造青年教职工队伍。学院要求各部门制定青年教职工发展计划,注重青年教职工的培养。学院也十分重视青年后备干部的选拔,在2011年民主推荐处级后备干部工作中,党委要求每个部门额外推荐1-2名30岁以下发展潜力大的青年教职工作为后备人才,以加大对青年同志的培养力度。学院非常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继续坚持“欲为人师先拜师,欲强培训先下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启动了“师徒制”,为年青教职工聘请院内外的优秀教师,搭建了向老同志学习的有效平台。从二级学院抽调中青年教学人员到职能部门挂职锻炼,给他们压担子、给任务,让他们在岗位锻炼中不断解决实际难题。组织新入院的青年教师深入中小学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实践锻炼,使他们尽快了解中小学教师工作、熟悉教学情况、把握培训需求。安排青年处级干部赴上级机关或外省市兄弟院校挂职锻炼,还抽调青年教职工到西藏、新疆等急难险重的岗位经受锻炼,使他们增长才干,尽快成长。大家不负重望,在工作中较好地发挥了作用,受到了领导与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三是与服务首都基础教育、造就高素质的校长教师队伍相结合。在党委的领导下,学院集中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在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服务急需”的方针指引下,先后举办了“绿色耕耘”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春风化雨”城区教师培训等一系列大规模培训活动。在服务首都教育的基础上,拓展国培、援培、委培、合作培训等项目的新领域,把服务首都教育现代化的使命带入到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中,不断提升学院的社会认同度和美誉度。在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很多青年教师的无私奉献和努力付出。青年教师在了解学院培训需求、推进项目组织实施、进行学科专题讲授过程中精益求精,有的青年教师是学科项目的负责人或核心成员,同时还承担着学历教育的任务,工作负担很重;有的青年教师,顾不得家中孩子的幼小,利用课余时间到宿舍与学员交流,关心学员的住宿情况;有的青年教师几乎牺牲了所有的休息日,挑灯夜战,带病工作,他们的无私奉献给学员留下了“深刻感动”,他们的培训成果促进了学院师干训工作的发展。
四是与青年教职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岗位成才相结合。学院鼓励青年教职工岗位成才,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文化修养,提升专业品质。学院积极为大家创设发展的舞台,比如筹建青年教职工的发展基金,制定青年教职工的发展计划,加强对其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和指导,支持青年教职工的著作出版、学术交流、参加研讨会,组织开展博士论坛,及教学基本功比赛、优秀论文评比等,创设激励青年教师岗位成才的良好环境。
三、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重视青年教职工工作,这也是考核领导干部业绩的一个重要方面
青年教职工的培养是考核领导干部业绩的一个重要方面,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重视青年教职工的培养工作,具体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要在政治上主动引导,了解教职工思想动态,进一步帮助青年教职工坚定信念、信仰和信心,使他们具备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在政治上更加成熟。
二是要在专业上着力培养,青年教职工学历高,有激情,有创造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理论学习是基础、岗位实践是关键,敢于给他们压担子,要让他们在干中学、学中干,以团队促发展,切实提高他们处理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使他们不仅有担当的热情,还要培养他们担当的能力,当然,担当同时还意味着挑战。
三是要在生活上热情关心,真正了解青年教职工在生活、工作、成长中的困惑,要有包容之心、仁爱之情,交心谈、深入谈,做他们的贴心人,做青年教职工信任的领导干部,帮助他们排解心中的不畅。
在重视业务素质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师德建设,我们要总结老教师教书育人的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开展向优秀教师学习的活动。2010年,学院出版了《北京教育学院先进人物风采录》,他们有的是教授、有的是管理者、有的就是最普通的一线教职工,虽然工作性质不同,但是他们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而且都做得很专业。我建议今后这样的活动还要开展,让我们的青年教职工从身边学起。力争培养一支求真务实、崇尚理想、术业有专攻的青年教职工队伍。2011年学院评选出十名优秀共产党员标兵,他们的事迹非常感人。通过向这些同志学习,不断凝聚人心,提升师德水平,使大家成为有理想、有目标、有信念的师德好、能力强的人。
社会的发展是大浪淘沙的过程,我们要努力立足于做好平凡的工作,做一个平凡的人。平凡的人也要有追求,在追求的过程中去发展自己,去完善自己。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的大会上指出:“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我们党的创始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大多数都是从青年时代就满腔热血参加了党,决心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我们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90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党对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对青年寄予厚望。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这是党和国家对广大青年的殷殷期待,发人深省,激人奋进。今天下午,团中央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纪念建团九十周年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即将发表重要讲话,团委要组织广大青年团员认真学习贯彻。
学院是个大家庭,共同的事业把我们凝聚到一起,我们要为同一个目标营造合心、合作、合力的氛围,在学院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成就学院,成就自己,共同渡过幸福美好的人生。
谢谢大家!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