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区校实践 首页 > 区校实践

基于名师工作室的化学教师教学领导力提升研究

来源:基础教育人才研究院 时间:2021-06-18

吴殿更 北京市大兴区第七中学 102600
 
摘要:本研究基于化学名师工作室,以提升工作室教师教学领导力为目标开展研究活动,采用行动研究法,初步对“教学领导力”、“化学教师教学领导力”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对其完善,研究使化学骨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顺利跨越“高原期”,青年化学教师教学领导力快速提升,找到影响化学教师课堂教学领导力提升的因素,形成适合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切合实际的、可操作的培训策略,以求给予研究同行提供了佐证和借鉴。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教学领导力,化学教师教学领导力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对学校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评价、中高考改革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较大影响,随之发布的化学学科学生核心素养又对化学学科教学及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化学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示范引领,担负起培养青年化学教师的重担,基于名师工作室,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提升青年教师教学领导力,促使他(她)们快速成长,进而有效提升化学学科教学质量。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若能找出化学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特点和影响化学教师教学领导力发挥的一些主要因素,研究化学教师教学领导力的提升策略,探索具有推广价值的提升化学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工作室研修方案和策略,充分发挥工作室每位教师的内在潜能,激发教师的工作内驱力,对促进化学教师观念转变,树立教师自我意识;不断提升青年化学教师的教学领导力;促使骨干教师顺利突破“高原期”,激励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之间彼此学习相互促进, 为骨干教师提供更有激励意义的自我学习和发展空间,实现专业发展的第二高峰;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进取造就更多的优秀教师,更有效地提高工作室全体化学教师的的专业水准和素质。故而,对于促进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目前, 国内外关于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研究很有限,基本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校长的教学领导方面,如教学领导通常是指“校长所从事的与教师教学或学生学习有直接关系的行为或活动” (Edmond,1979;Firestone&Harriott,1982)。关于教师教学领导能力的研究,国外学者最初把它等同于“教师领导”,认为这是教师所应当具备的一种控制能力。在国外,教师的教学领导能力研究思潮首先在以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教育界兴起,进而波及影响到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界。
      美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教师专业化的口号,以提高公共教育质量,推动教学成为真正的专业。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教学实际能力,同时还主张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的设计,扩大教师的自主权,促使课堂教学合理化。受其影响,许多国家将教师发展纳入政策视野。
      在我国大陆,20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对校长教学领导能力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关注,近些年也有学者对教师教学领导能力的发展过程作了介绍和评析,如西南大学李森教授《教学领导的内涵、功能及策略》文中涉及到教学领导能力,认为教学领导能力是其主体为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系统的动态过程。
      我国台湾地区教育学家赵广林认为,教师教学领导能力是以卓越的教学为目的,以整体性的发展及概念上的启发为着眼点来领导教学,通过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进步来促进教育目标达成的种种行为。
      关于教师领导力概念的界定。美国学者Silva等人(塞沃、吉姆伯特、诺兰)整合了二十多年间教师领导力内涵界定的研究,并根据界定角度的不同划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研究者对教师领导力的界定,侧重于教师对正式领导权的行使,此阶段的研究聚焦于由教师承担某些过去是由学校高层领导担任的领导角色。在第二阶段中,研究者开始关注教师在团队管理、课程设置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发挥的领导功能,并从这些角度入手来界定教师领导力,教师领导力更多地意味着教师承担课程领导的角色。在第三阶段中,侧重于从合作和参与的角度来阐述教师领导力,对教师领导力的界定更多地把重心放在教师的自我主导、参与合作。近年来,有的研究者又提出了教师领导力界定的第四个阶段。如Pounder认为, 随着对教师领导力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在界定教师领导力时,开始把重心转移到教师对班级课堂教学的自主领导方面,并以此作为教师领导力的特质之一,对教师领导力的界定开始进入了第四个阶段。说明了教师领导力的内涵在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完善。
      根据中国科学院科技领导力课题组提出的领导力五力模型可将教师领导力的组成要素概括为:教师的前瞻力主要指教师把握未来教育发展方向学生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等方面的能力;教师的感召力主要指教师在人格魅力与学科知识魅力方面吸引学生的能力;教师的影响力主要指教师在人格专业知识等方面影响学生的能力;教师的控制力主要指教师对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的控制能力,在教学中表现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能力、已定教学计划的执行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等;教师的决断力是指教师在针对教学实施中的各种问题和突发事件而进行快速和有效决策的能力。
      有关教师领导力提升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领导力提升的实践困境和提升的具体举措等两个方面。在教师领导力提升的实践困境方面,阿尔玛·哈里斯和丹尼尔· 缪伊斯认为教师领导力提升受到了学校外部环境影响以及教师自身经验与信心不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关于教师领导力提升的举措,国内外大多是靠项目计划的推动来进行,例如美国的“明天学校的领导”、“教师领导者学院”等都是涉及到如何提升教师领导力的项目举措。目前,研究者对关于教师领导力的界定尚未达成一致的共识。
      若在《中国知网》以篇名、主题、关键词等方式进行相关搜索,有关教师领导力方面的研究文章较多,多数研究更多停留在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大多数属于介绍性的文章,缺乏实证研究。特别是基于名师工作室的研究成果较少,也多为工作室组织建设的报道型文章,而关于化学教师教学领导力提升的研究几乎没有。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课程实施要求教师聚焦课堂,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特色学科建设要求学科教师能够把握学科特性,以学生兴趣和需求为中心,寻求特色教法,优化教学成效。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当前教育的热点和重点,想方设法提高教师教学领导力,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目的。
      经区教委审批成立的吴殿更化学名师工作室,导师吴殿更为北京市级化学学科带头人、化学特级教师,中学化学正高级教师。工作室特聘市北京教育学院化学专业教授为学科教学指导专家,工作室成员有20多人,来自区内十几所中学,其中,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有16人,由于部分学校地属乡镇,班级数目少,化学教师少,对教师合作教研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产生较大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学生来源的不均衡性的增加,教师把握课堂教学的能力及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都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产生较大的影响。
      通过研究,分析化学教师现存教学领导力存在的制约因素和主要矛盾,梳理、归纳影响化学教师领导力的内外因素,通过对现存化学教师教学领导力存在和制约因素的分析,探究化学青年教师教学领导力提升的方法和有效机制;同时,依据骨干化学教师的提升需求,进行目标和方向等内容的教学领导力提升策略的探究,探索和建构较为理想的化学教师教学领导力提升的实施途径,并在探索提升化学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基础上,得出具有推广价值的提升化学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工作室研修方案和策略,促进化学教师专业良性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善名师工作室建设。另一方面,教师领导力的提升,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更加负责任的、积极的、高水平的教学指导,进一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化学成绩会得到提高,从而提升化学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化学教师教学领导力提升的策略研究 
      1、总体框架:
      在专家的指导引领下,制定科学合理的研究实施方案,通过对不同层次化学教师教学领导力提升和制约因素的分析,探究提升化学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策略和有效机制。主体研究框架为:
      2、核心概念
      在课题研究开题论证之前,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交流研讨,归纳总结,初步确定研究的核心概念,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进行修正完善。初步确定研究的核心概念为:
      ①名师工作室。学科特级教师为导师,学校学科教师为工作室成员,在导师的组织下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区教委给予学习资料配置、专家聘请等是资金支持。目的是提高工作室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②领导力。领导力是领导者引导组织中其他成员共同实现组织愿景的综合能力,领导力的发挥与领导者的个人能力、修养、领导策略、理念、领导方式、环境及被领导者的条件、接受程度等密切相关。每一个人都有显性的和隐性的领导力,但是能力不能直接产生效能,必须通过具体的领导过程和领导行为才能把领导力转化为组织效能。
      ③教师教学领导力。教师教学领导力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参与决策、评估、惩罚、奖赏等权力性要素和知识、能力、情感等非权力性要素相互作用,在课堂内外作用于学生形成的积极的、综合性的影响力。是教师对教学活动施加影响,以使教学活动有效运转而取得预期目标的一种力量。
      ④化学教师教学领导力。化学教师除具备常规教师教学领导力外,还应包括教师的化学学科基本教学领导力(如:化学教学设计能力、实验课堂学生管理能力、化学课程开发应用能力等)和化学学科特色教学领导力(如:化学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等)。
      3、实施策略
      依据研究计划,结合工作室教师工作实际,采用反思研究法,按照计划—实施—反思—调整—再实施的研究思路。根据研究的阶段性目标开展研究,在研究中不断总结反思,根据发现问题再调整实施。另外辅之与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变化,及时修正实施方案。实施如下研究策略:
      ①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影响因素分析。首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师所需,开展化学教师教学领导力存在问题和困惑问卷调查。分析工作室化学教师现存教学领导力存在的制约因素和主要矛盾,加强教师对教学领导力提升的自我认识和分析,为提升化学教师教学领导力明确方向和目标。然后聘请大学相关专家协助分析指导,共同研讨,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
      ②提升工作室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加大理论学习投入,利用工作室有限资金购置理论书籍、申请网络教育资源,建立工作室网上阅览室(吴殿更名师工作室电子阅览室:)为教师配备充足的理论学习书籍和网络学习资源;其次,聘请知名专家讲座,对教师进行教学领导力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进行系列理论研修。
      ③提升青年化学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策略。开展课堂教学领导力展示活动,通过教师展示和专家的讲评,为提升青年化学教师教学领导力做到有的放矢,初步形成实施策略方案。课题研究和工作室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工作室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举行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名师讲堂等研修形式,对备课、教学设计、学案设计、学生活动、作业习题设计、实验方案的制定实施等进行全方位的研修培训。同时,有计划的组织青年化学教师参加市、区教研,提供向名家学习、观摩优质课的机会,促进青年化学教师教学领导力的提升。
      ④提升骨干化学教师教学领导力的提升需求和提升策略。首先,立足于工作室的教师实际,探究骨干化学教师的提升需求,依据化学骨干教师发展的“高原现象”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学习、研修方式,聘请相关专家对教师进行指导,使他们结合自我实际,认真分析,让教师都能寻求到适合自己的提升空间,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其次,尽力为骨干教师寻求外部指导与支持,让专家为教师做研究提供有效的帮助,在专业方面提供专业化的知识和智力服务,促使骨干教师进行深入思考,引领他们成为一个有独特个性和有智慧的骨干教师。
      ⑤开展教师教学领导力反思活动。解决教师在反思自我提升的过程中遇到的疑惑、难点,修正研究方案,阶段性成果梳理、研究任务的督查和调整。开展化学教师教学领导力提升成果汇报评优实践研修活动。访谈师生、问卷调查,总结教师在提升教学领导力下的课堂教学效益,完善研究方案。开展提升教学领导力成果评价活动,聘请相关专家对教学领导力的成果进行总结评价,为物化课题研究成果和深化课题研究成果提供指导。
      总之,以化学名师工作室为依托,以工作室成员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严格按照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计划进行,成员研究任务分工明确,分阶段研究使化学骨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顺利跨越“高原期”,尽快提高化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领导力,归纳影响化学教师教学领导力提升的因素,并探索适合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切合实际的、可操作的工作室研修策略,促进工作室全体化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四、研究的收获及反思 
      工作室有相对较固定的研修时间开展活动,课题组成员分工细致、责任明确,利于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课题研究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立足于学校的课堂教学实际,采用教学指导、示范教学、教学研讨等方式,依据工作室研修过程中的问题提供切合实际的技术支持,采取实践、总结、反思、提升的技术路线。
      另外,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强化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研究有利于丰富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理论,也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补充,在某种程度上也丰富了教育理论。本课题立足教学实际,通过日常教学工作开展研究,在探究影响化学教师教学领导力因素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工作室研修有效性等方面,相对于化学学科常规的教研及管理会有实质性的突破,在有效促进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借鉴性和前瞻性。
      基于名师工作室,以提升工作室教师教学领导力为目标开展研究活动,采用行动研究法,边研究边修正方案,利于达成研究目标,不给教师们日常教学增加负担,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研究积极性,使教师认识到发挥领导作用的重要性,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自我,促使教师个人的继续学习,并充分挖掘自我的领导潜能,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化发展,同时为名师工作室的建设提供有效借鉴范例。
      研究成果丰富,工作室成员参与课题研究,均获得了丰硕的成果,累计获得区级以上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多项,发表和获奖论文、教学设计、学案设计、课堂实录等50余项。研究成果分别在校、区内推广,使学校化学教师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和谐,形成了互助、团结、向上的良好教学氛围,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学水平,有效地促进了促进了化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和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得到领导、专家、同仁的一致好评。研究报告及老师们的研究论文成果将为教师们后续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参考与借鉴。同时,作为名师工作室建设、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范例,在国内推广应用,通过为骨干化学教师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来提升化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准和素质,更有效地提高化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从而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大面积提升了化学教学质量。
(备注:该成果为大兴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名师工作室的化学教师教学领导力提升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7GHZ024)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苗建明,霍国庆).领导科学[J].2006(9)
[2]吴颖民.国外对中小学教师领导力问题的研究与启示.比较教育研究[J]. 2008(8)
[3]陈盼.国际视野下的中小学教师领导力开发.比较教育研究. [J].2009(8)
[4] 陈盼、龙君伟.国外教师领导力研究述评.上海教育科研[J].2009(12)
[5] 齐萱. 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结构及提升研究. 中国教育学刊2015(1)
[6] 孙明智. 新教师教学领导力提升策略初探. 新校园(上旬) [J].2016(8)
[7]赵德成马晓蓉. 教学领导力研究中的问题与展望. 外国教育研究[J].2016(9)
[8]赵垣可. 教师教学领导力的意蕴、困境与生成路径. 现代中小学教育[J].2017(3)
[9]王均霞.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教学领导力的内涵与提升策略.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J]. 2018(5)
[10]吴晓英. 论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生成逻辑[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9(1)
[11]王均霞.提升教师教学领导力的的校本研修策略探究.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J]. 2018(9)
[12] 周书军. 教师教学领导力视角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鲁东大学[D]2012(5)
[13]陈珊珊. 教师教学领导力的调查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Q区S中学为例. 南京师范大学[D]2014(1)
[14]〔美〕阿尔玛·哈里斯,丹尼尔·缪伊斯.教师领导力与学校发展[M].许联,吴合文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15] 〔英〕阿尔玛·哈里斯,丹尼尔·缪伊斯.许联,吴文合译.教师领导力与学校发展[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