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学院要闻 首页 > 内网新闻 > 学院要闻

北京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肖韵竹接受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专访:引领高质量研学行 培养新时代“大先生”

来源:党委宣传部 时间:2023-04-25

  3月28日,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校长培养计划北京教育学院基地启动仪式举行,经双向选择,北京市延庆区第四中学校长杨红霞、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中学校长刘军祥、吉林省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校长张苏、山东省济宁市第十五中学校长安波等15位校长成为北京教育学院基地培养对象。

  作为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简称双名计划)唯一一家省级专业院校培养基地,北京教育学院有着70年专业从事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的丰富经验和资源优势,以及整合业内外、京内外、境内外优质资源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全力为学员搭建“高大精密”的深度研修、思想引领和实践创新平台,培养造就新时代“大先生”。

  近日,就北京教育学院发展历程、名校长培养的有关话题,我们对话北京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名校长培养基地领导小组组长肖韵竹。

  肖韵竹说,早在30年前,北京教育学院就开展了名校长的培训工作,对名校长的培养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1994年,北京教育学院首届校长高研班启动,培训标准高、要求高。北京市第四中学原校长邱济隆、北京十一学校原校长李金初等都是第一届高研班的学员,他们以自己卓有成效的办学实践成果,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曾经获得过“全国优秀校长”和“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北京教育学院创建于1953年,其前身为北京教师进修学院。从创建至今,北京教育学院的发展经历了初创与建设、复院与发展、院际融合与功能拓展、新时代创新发展等四个历史阶段。

  长期以来,北京教育学院立足首都实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恪守“敬业垂范、博学笃行、求实创新”的院训,逐步形成了服务基础教育干部教师成长,“专业引领、实践取向、开放创新、优质服务”的办学特色。

  2011年,北京教育学院举行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将北京教育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卓越、国内示范引领、国际开放合作的校长教师研修高地和首都基础教育党建研究中心”的发展目标,实现了从学历教育向培训研修高地的战略转移。

  2021年,《北京教育学院章程》获北京市教委核准批复,进一步将总体发展目标明确为:坚持以服务基础教育干部教师终身学习为使命,致力成为首都特色鲜明、国内示范引领、国际影响广泛的以一流教师继续教育著称的高等学校。学院快步走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目前,北京教育学院有21人入选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拥有130名教授、副教授,129人具有博士学位,曾连续成功入选“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首期和第二期培养基地。

  肖韵竹指出,教育部“双名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鲜明教育理念和成熟教学模式、能够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名师名校长,培养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新时代“大先生”。根据培养计划,北京教育学院将对学员进行为期三年的集中培养,着力培养造就能够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教育家型校长,帮助其进一步凝练教育理念,提升办学治校能力,推进实践创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为此,北京教育学院成立了名校长培养基地领导小组和项目团队,设置了项目负责人、首席专家、执行主任、学术主任、数字化主任和项目助理,建立了基地质量管理和宣传制度,制定了具体的成果要求与学业考评方案。

  学院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基地领导小组,组建了由学院知名教授为理论导师和全市中小学知名校长为实践导师的指导专家团队,理论导师包括学院副院长桑锦龙研究员、副院长汤丰林教授、教育管理与心理学院院长胡淑云教授等10位知名培训专家,实践导师包括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北京市正泽学校校长李烈、北京一零一中校长陆云泉、北京市第一实验学校校长李希贵等知名校长。另外,还设立了数字化指导专家,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泉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等作为跨界专家。

  肖韵竹表示,名校长培养的总体目标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搭建深度研修、思想引领和实践创新平台。基于学情分析,深度诊断研修需求,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创新适切培养方式,集中深度研学与线上线下指导相结合,助力培养对象深刻理解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理想信念,增进德才学识,深化办学治校研究。力推实践创新,凝练教育理念,聚焦高质量办学治校出经验、出资源、出成果,持续提升人生境界、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三引领”能力。

  其次,以名校长工作室为载体,基地专业指导与属地行政支持联动,探索名校长培养和引领带动机制,营造名校长与区域内骨干校长团队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带动区域内校长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第三,统筹教育帮扶,建立精准帮扶机制,助力校长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立实践点,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过程中加深对教育的理解与认识, 更新教育理念、厚植教育情怀。

  第四,将数字化融入名校长培养的全过程,聘请信息化专家,设置数字化课程,加强名校长的数字化素养和能力培养,指导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名校长建立线上工作室,上传资源、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肖韵竹介绍说,根据“培养计划”,借鉴名校长领航工程的实践经验,北京教育学院坚持三年三步走、各步重其重的推进策略。

  第一年为“启航”阶段,着力于“敬业务本”。坚持 以“培养方案”为蓝本,以“需求诊断”为起点,以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简称“一人一案”)、 议定年度任务时间节点和质量标准、选定研究课题和实践创新点为引擎,以双向选择确定理论和实践“双导师”为助力,全面启动、扎实运行“四项任务”。

  帮助学员立“大先生”之志,坚定理想信念,敬畏培养计划,保持研学状态,为其发挥人生境界、教育思想、实践创新“三引领”作用 “培根养正”。

  第二年为“导航”阶段,着力于“博学笃行”。“双导师+”专家资源、“三名场域”资源、“三大平台”资源、“三大团体”资源等优质资源全面发力,助力“四项任务”向纵深推进,为学员打开更广阔的视野,打造更坚实的专业功底,激发更坚定的自信和自觉,撬动更有逻辑和深度的思考,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思想凝练、实践创新的指导。

  助力学员在真学习、真研究、真思考、真创新、真示范中涵养“大先生”之气,助其“三引领”作用“拔节孕穗”。

  第三年为“护航”阶段,着力于“求实创新”。“双导师+”跟进护航,为学员搭建经验分享、思想交流、成果展示平台,鼓励、指导学员切实出经验、出资源、出成果,激励、引导学员人生境界、教育思想与办学 实践能力持续提升,呈现“大先生”之象,“三引领”作用“硕果累累”。

  在培养方式上,北京教育学院在坚持“一人一案”、理论与实践“双导师”制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指导、“双导师”个性化指导、同伴互助、经典精读、主题工作坊、案例展评、现场体验、联合研修、学术论坛等形式,创新采取“双导师+”导学、名家讲坛、线上线下结合等多样化的方式。

  在课程设置上,根据培养任务和目标,基于对培养对象的学情初步分析,北京教育学院计设有基础课、专业课、拓展课三大类十四个模块(专题)课程。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设生成性课程和指导学员选修个性化课程。

  基础课由政策理论、“大先生”之学、中华优秀文化和逻辑与思维等四个模块组成。

  此外,还包括哲学、逻辑学、思维科学等知识,脑科学和有关知识,深度学习思维规律和规则、提高思维能力的策略、方法;包括研学“国之大者”、胸怀“国之大者”的“大先生”及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新时代“大先生”、教育家特质等内容。

  专业课包括个性化研修方案制定与指导、学校领导与治理、教育理论与基础教育改革前沿、教育思想凝练与课题研究指导、教育数字化理念与实践、教育名著导读等六个模块。拓展课则包括“名企”文化解析、科技创新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平发展战略等四个模块。

  肖韵竹强调,北京教育学院将统筹教育帮扶行动,建立“互联网+”等精准帮扶机制,将数字化融入名校长培养的全过程,专家资源由理论导师、实践导师、特邀数字化指导专家、特邀跨区跨界专家、名校长领航学长专家组成。

  此外,还为学员提供名校、名胜和名企“三名场域”资源,基地联合、京苏粤联合和业务行政联合“三大合力”资源,数字化平台、学术团体平台和成果发表平台“三大平台”资源。

  北京教育学院还开设了教育数字化素养提升课程,加强学员的数字化素养和能力培养。指导学员依托教育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立线上工作室,通过上传资源、开展研讨、直播等形式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学员拥抱教育数字化转型,输出数字化资源,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行动者。将数字化融入培养基地过程管理,成立数字化管理小组,建立学员专业发展数字化档案。

  肖韵竹总结说,北京教育学院将以“培养计划”总体部署为基本依据,以培养需求诊断为基础,精准发力,指导学员制定“一人一案”。坚持“顶天立地、适合可靠”的原则,采用导师与学员“双向选择” 方式,为每位学员配备理论和实践“双导师”,为“一人一案”扎实推进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持。

  北京教育学院最终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新时代特征、首都特点、北京教育学院特质的高质量培训体系,引领培养对象修“大先生”之学、行“大先生”之事、扬 “大先生”之德,培养造就具有教育大家的高尚情怀、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登高望远的国际视野、深厚扎实的专业学识、先进鲜明的教育理念、攻坚克难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能够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教育家型校长,培养造就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新时代“大先生”。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