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媒体聚焦 首页 > 内网新闻 > 媒体聚焦

科学教育加法“加”在哪?北京教育学院专家:加在教育供给能力(学习强国)

来源:党委宣传部 时间:2023-03-16

  2023年3月15日 学习强国

  编者按:“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为学校和教师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指明方向。北京教育学院科学教育研究中心组织专家专题研讨,深入剖析,引领首都教师校长将“科学教育加法”落实于课堂,扎根于育人理念之中。

  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是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和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从源头和底层推动国家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作为一线学校和教师,如何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北京教育学院科学教育研究中心提出,要以落实课程标准为核心,以提升科学教师素质为关键,聚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并充分利用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和教育空间构建学校科学教育体系,在学校教育供给能力上实现“双减”中的科学教育加法。科学教育加法应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提升科学课程的学校地位

  一直以来,科学课程在学校中的地位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学校、家庭或社会对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视程度不高是关键因素。于是,连带出现了科学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专职情况较差、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

  就当前情况而言,做好教育“双减”中的科学教育加法,首先需要学校、教师、社会以及政府部门彻底扭转对科学教育的偏见,从发展国家基础研究和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的高度,以实际行动给予科学课程和科学教师应有的学校地位,用高质量的科学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比如,要确保科学教师的专业背景,避免随意安置非专业教师从事科学教学;减少“杂事”对科学教师的干扰,给予科学教师充分的培训学习时间;加强学校教研组建设,提升教研活动质量等。

  全方位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规定了科学教育的内容和科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当前,科学教育教学已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立意”,科学教学要能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科学兴趣,培养科学观念、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探知世界的知识与方法,树立科学价值观,养成科学家精神和科学家品质,为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因此,科学教育加法应着重体现在全方位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上。

  学校与教师要深入理解和高度重视科学课程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作用,纠正单一知识为本的教学理念,倡导以科学探究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爱上科学、追求科学,真正实现科学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

  丰富科学教育资源

  科学教育资源是丰富多样的,科学学习是生动有趣的。根据资源的表现形态,可以将科学教育资源分为实物资源、印刷品资源、专家资源、音像资源、数字资源等。

  在科学教育教学中,学校和教师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的使用,还要利用多种形式的资源调动学生的多元智能。比如,利用学生身边的实物资源开发探究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学习科学知识,了解科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感悟科学的重要价值;可以利用音像资源和数字资源丰富学生的宏观感受和微观认识,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要为学生提供科学家传记、科学发展史或科技发展前沿等科普书籍,或者让科学家走进学校和课堂,让学生了解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取得的最新成就,了解我国科学家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中的事迹和精神,用科学家追求真理、永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感染鼓舞学生。

  拓宽科学教育空间

  科学课堂是科学教育的主阵地,但毕竟课时有限,除了强化提质增效外,科学教育加法不能简单地做时间上的加法。这就需要从空间上进行拓展,将科学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后,甚至校外。

  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为科学教育拓展了空间,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开发系列校本科学活动课程,重点突出跨学科性、实践性和选择性,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馆校结合”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也是拓展科学教育空间的重要方式,学校要充分利用博物馆、科技馆、植物园以及科研院所的特色空间,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科学天地,走近科学家,感受科学的价值与魅力。

  (文/北京教育学院科学教育研究中心 王钦忠 周玉芝;来源:现代教育报)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4533716430082566058&item_id=14533716430082566058&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