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合作培训部 时间:2023-09-25
“党的二十大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我国基础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今天,京豫两地320余位书记校长出席了第三届京豫中小学书记校长办学实践研讨会,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杨建新表示:“为丰富并共享北京教育学院承办的河南省‘国培计划(2023)’书记、校长深度研修项目课程资源,推动京豫两地中小学书记校长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交流分享学校高质量发展成果、经验与思考,持续增进京豫两地基础教育共建、共进、共享,特举办本次研讨会。”合作培训部主任陈丽主持研讨会。
高质量育人体系需要在学生培养上处理好几对关系。北京育英学校书记、校长于会祥结合自己在北京育英学校的实践探索,明确提出学生培养上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全面发展与志趣发展之间的关系、知识学习与思维培养之间的关系、真实生活和价值体认之间的关系,强调对学生的培养应该在注重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支持、鼓励学生的志趣发展,同时以志趣发展推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强调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习得,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在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思维的培养之间搭建起桥梁;助学生建立强调学校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去体验、去认同、去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质量育人体系需要高质量教师队伍支撑。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校长、党总支副书记齐振军从生态环境视角下的学校队伍建设,齐校长从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得过且过、徘徊不前、倦怠心理等问题分析入手,剖析了教师在专业发展的特点,指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路,即调标准引领下的自主发展、团队合作中的支撑发展、专业基础上的积极发展,强调学校的重要任务就是让教师发展有目标,让教师发展有途径,让教师发展有成就,让教师发展可持续。
高质量育人体系建设需要以评价为导向。河南省郑州中学李兰校长带来了题为“创新综合素质评价,深化育人方式变革”主题报告。李校长结合学校实践,强调积极彰显综合素质评价核心理念以凝聚评价共识、深度融入学校课程建设以夯实评价载体、规范写实记录以强化评价“证据文化”导向、依托电子平台点亮璀璨星空以释放评价效能,实现以综合素养评价创新引领学生发展与育人方式变革。
高质量育人体系需要现代学校治理体系保障。河南省实验小学王献甫书记、校长以“现代学校治理的系统化设计”为题,从“学校、教师、学生,构建全面发展共同体”“党建、团建、队建,唱响立德树人主旋律”“家庭、学校、社会,畅通协同育人主渠道”“理念、课程、评价,确立新时代生命教育主张”“责任、义务、担当,融入优质均衡新格局”“回望、守望、眺望,直面未来教育新挑战”六个方面,从“现代学校治理”这一独特视角,分享了一位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的基层教育工作者关于“建设高质量育人体系”的思考和探索。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河南省新密市牛店镇第一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庆平书记高度赞誉了研讨会,他说:“第三届京豫书记校长办学实践研讨会内容包括现代学校治理、教师队伍建设、综合素质评价、教育教学改革等诸多我们一线校长书记关注的内容。北京、河南校长、专家们的经验与思想让我眼前一亮,激情昂扬,受益匪浅,解决了我苦思冥想的不少问题。回去后,我们要借鉴他们的经验与思想,要围绕党建高质量带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聚合党建、教研、培训、教科研和电教等各方资源,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全面建设学校的高质量育人体系。”
“有幸参加第三届京豫中小学书记校长办学实践研讨会,近距离聆听了于会祥等一批教育家型书记、校长关于建立高质量育人体系的思想与方略,与京豫两地名校长面对面交流高质量育人体系建设经验,深受启发,开阔了推进学校建设高质量育人体系的思路,更加坚定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信心与教育强国的责任。”河南省焦作市高新区张庄初级中学书记李安东感觉收获颇多。
项目负责人陈丽教授告诉记者,京豫中小学书记校长办学实践研讨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形成积极响应中央政策倡导、回应京豫两地校长的重大关切、搭建京豫两地中小学书记校长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摄影:王薪/撰稿:陈丽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