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基层党建 首页 > 基层党建

体育系党支部党日系列活动—体育课程思政研讨与学习

供稿: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 时间:2022-12-29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育人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实效,秉承体育系培训课程体系中使用“体育+思政”育人工作理念。根据下半年的体育党支部活动安排,在学习体育思政课政策文件的基础上,依托体育课程中的身体练习,让学生通过身体感知体悟体育的理想、价值、精神、道德、规则、审美等,进而“由身体而心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认知,建构起学生的意义世界。

  第一阶段由体育系党支部书记韩金明、副书记姜宇航、胡峰光老师分别从三个维度进行阐述,清晰了体育思政的内涵。一是体育课程思政相关概念,定位体育思政的要点与内涵。以运动实践为根本表达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如思政教育的价值理念、理论知识与精神追求贯穿于体育课程中,在享受乐趣与增强体质中去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体现在育德于体,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正确的思想与行为,达到强体、育心、立德的教育目标。二是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对于“课程思政”研究的细化。是将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过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提炼出来,配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导向,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构筑,它本身并不是一门新课程,而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三是体育课程思政的探索要点。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中,在研究学习明确确立大思政观德育,体育是看得见的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设计应紧紧的围绕着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方面撰写。

  第二阶段是基于体育系党支部前期明确思政内涵基础上,结合在课程中落实进行延展学习。体育系党支部张庆新、史红亮、黄春秀老师分别从《落实中小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四部曲》、《从中国篮球人看中华体育精神》、《课程思政与中小学田径教学》等主题深度分析,全面阐释体育思政的开发方向。张庆新老师从挖掘体育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体育课程思政目标、把握体育课程思政时机、选用体育课程思政方法等四个方面,结合不同运动项目的思政元素、大单元学习目标、教学引导与渗透,有效方法的应用,站位高、把握准、案例实,阐释体育思政的开发要点。史红亮老师从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回答了中华体育精神是什么,并从三位篮球典型人物奥运第一哨舒鸿、追风少年王治郅、移动长城姚明,以篮球赛场故事入手,娓娓道来,诠释中国篮球精神,篮球项目思政的追求方向。黄春秀老师从课程思政与体育课程思政、课程思政与中小学田径教学、田径运动项目与课程思政融入等三个方面,结合政策文件、田径项目特点、田径案例分析、起源融入要点等,以不同田径项目的起源分析中,挖掘思政元素的导向,诠释“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

  体育系党支部党员纷纷表示,本系列体育思政课程活动内容扎实、形式多样、效果显著,以“体育+思政”的整合与协同育人机制,以体育人贯穿体育各学段教育,实现“五育并举”的有效落地。同时,也会结合自身的项目培训方案把思政落实到课程设计中,用德育矩形图的方式呈现,更好地落实体育思政元素、目标、时机、方法等核心要点。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