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科研处 时间:2020-09-08
为系统谋划教育学院科研工作格局,进一步精准推进新学期科研管理工作,切实提升学院科研工作品质,科研处于9月7日组织召开北京教育学院2020年下半年科研工作交流研讨会。何劲松院长、钟祖荣副院长出席会议,会议由科研处李雯处长主持。各二级学院及部门的科研工作主管负责人、科研管理岗工作人员和科研处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
首先,何劲松院长发表专题讲话,勉励大家在2020年下半年“十三五”收官之年,“十四五”发展规划启动之年,要用“补回来、追回来、赶回来”的节奏,扎实推进做好新学期科研工作。他具体提出8点要求:一是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正确导向,严把政治关。二是突出实践导向。发挥学院学术实践优势,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创新,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三是加强总结提炼。重视“十三五”期间科研成果总结与提炼。四是突出创新应用。要尝试变换新视角、新理论、新方法开展实验研究。五是扩大学术影响。要为人才成长搭建平台,积极争取、创造条件,鼓励人才在相关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六是加强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为科研领头人、带头人、骨干、新秀、团队等提供发展支持,建立健全各种机制,营造良好氛围。七是加强“十四五”谋划设计,早准备,早规划,早安排。八是强化管理保障。提升服务意识,增加一线工作人员的获得感。
其次,科研处刘文娜副处长以“承上启下、稳中求进,持续提升科研工作品质”为主题,从科研工作基本思路、科研工作主要任务、科研工作目标要点三个方面对本学期的科研工作计划与落实要点进行了详细解读。本学期科研目标,一是要通过专业服务和有力支持提升教师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二是要通过管理制度规范和工作机制完善催生优质科研工作产出 ;三是要通过对内资源整合和对外积极拓展优化科研工作格局。立足科研目标,从科研课题管理、学科建设管理、科研能力提升、科研管理优化四方面详细解读具体任务和时间安排。
在科研工作交流环节,二级学院院长代表,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杨秀治教授以《让科研助力培训者专业发展 》为题,详细回顾了学前教育学院建院以来科研成绩,分享科研管理经验,鼓励科研,营造氛围;规划导航,聚焦重点;团队合作,发挥优势;夯实基础,重视应用。科研管理人员代表,教育管理学院郑杨婧老师以《守正创新,助力科研》为题,分享科研管理智慧,借助小小口袋书,做实做细科研管理工作。课题负责人代表,信息科学与技术教育学院于晓雅副教授以《抓住克服惰性的机会与力量》为题,心怀感恩、热情无私分享了课题研究心得。她认为,一定要从学院中心工作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研训一体实践,积极转化为新课题,做到课题研究与教师培训项目互相促进。
随后,科研处李雯处长谈及此次研讨会的价值与意义——为更好总结“十三五”工作奠定了基础,又为“十四五”科研开局做切实准备。她认为,本学期科研管理推进,头绪多、任务重,要坚持“专业、协作、有效”。一是要“专业”,遵照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来推进;二是要“协作”,包括科研处与二级学院密切协作,主管科研院长和科研管理岗教师、教师之间倡导合作研究,努力创造一个协同合作的组织氛围。三是要“有效”,北沟教育联盟、附属实验学校发展、新一轮西城9所UDS实验校实施,需要学院各二级学院教师积极配合与专业支持。
最后,主管科研工作的钟祖荣副院长总结讲话并部署科研工作。他肯定了本次工作交流研讨会内容丰富,通过各二级学院研讨交流,相互促进,共谋发展。钟院长通过对比分析,对学院科研短板和优势进行分析。就如何做好学院科研工作,明确提出7点要求:一是做好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把握研究方向,规划数量和质量;二是开放学习,鼓励“走出去,请进来”,多参加学术会议;三是提能补短,积极深入一线,提升研究理论与科研方法;四是保障投入,给予研究以充足时间保障;五是增加科研产出,提高科研质量;六是加大宣传,借助微信公众号加大宣传力度,强调成果转化;七是做好专业定位,研究并树立职后教师教育的知识标准、人才标准。
(张祥兰撰稿/田彬彬摄影))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