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科研处 时间:2020-11-27
11月25日,作为北京市教育学会小学教育研究分会的秘书处,科研处联合理事长学校史家胡同小学,共同策划“激活新常态下的教育活力,为学生成长赋能”学会专题研讨活动。此次活动采用创先泰克云直播方式进行,面向全市小学理事学校同步播出,据直播数据统计,设备观看终端1500人次,视频观看流量1000G。
此次活动主题,密切关注和及时回应党和国家教育政策,聚焦教育活力,从以家国情怀为底蕴的系统育人模式优化、德育课程体系建构、班级社区活力实践、课堂教学创新多维度进行专题报告与实践分享。会议由史家胡同小学丁雁玲副校长主持,北京教育学院科研处处长李雯教授进行专家点评,北京市教育学会小学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史家胡同集团校王欢校长讲话。
史家教育集团教育科研探索:激活新常态下的教育活力
聚焦“新常态”“新活力”,史家教育集团李娟副校长以《新常态下史家教育集团德育实践与思考》为题,分享了和谐理念引领下的和谐+种子计划,培育家国情怀的德育实践思考与探索。韩巧玲副校长以《史家教育集团4.0课程体系发展与构建》为题,介绍了无边界课程,给予学生无限成长可能的育人理念,解读了以核心课程夯实学生基础、以综合性课程凸显育人全面和综合、以选择性课程激发学生发展潜能的课程建构路径与策略。张怡主任以《史家集团班级社区的创新实践路径》为题,分享了班级育人的场域价值,班级社区学生生活的创新建构。随后丁雁玲、华子怡、曹艳昕三位老师,基于史家教育集团“把小学办成教师成长的大学”的教师专业发展价值定位,基于真实场域的教育科研实践,生动地分享了关于教师教育的实践案例。
理论引领与实践点评:回应新常态,为成长赋能
会议邀请小教会秘书长、北京教育学院科研处处长李雯教授对史家教育集团的教育科研探索进行专家点评。李雯教授首先对史家教育集团的精心设计表示感谢!她认为此次学术活动的主题密切关注和及时回应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从不同视角全面解读了以家国情怀为底蕴育人体系,涵盖学校办学实践的关键领域,德育创新、课程建构、班级创新实践、教育教学关键问题解决等,有前瞻深刻的教育理念,有系统严谨的任务设计,有鲜活有效的创新探索,有显著可见的实际效果。
李雯教授建议学校关注新挑战与新常态,有直面新挑战、积极投身改革的勇气和胆识,积极探索如何科学、高质量、可持续地立德树人。她建议学校认真思考办学活力激发的问题,关键是激发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内生动力。就学校而言,要强化评价导向,强化校内激励作用,强化学校文化引领,强化优质学校带动作用;就教师、学生而言,要优化教学方式,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使得学校引领教师,教师引领学生,学生有质量、有个性发展倒逼和推进教师教学的变革与发展、学校的变革与发展,建设生成高质量的学校教育体系。
最后王欢理事长代表史家教育集团学校感谢小学教育研究分会积极搭建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她作为小教会理事长,感谢各区县教委、各区县理事学校对此次学术活动的支持,并表示将按照学会的工作计划,推进小学教育研究分会学术年会工作,持续发挥学会学术引领、凝聚共识、增进交流、促进发展研究职能,引领示范北京市小学内涵发展与品质提升。
(科研处供稿)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