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科研动态 首页 > 科研动态

新常态 新治理:聚焦学校育人活力激发 北京市教育学会小学教育研究分会2020年学术年会成功召开

供稿:科研处 时间:2020-12-18

20201216北京市教育学会小学教育研究分会新常态 新治理:聚焦学校育人活力激发2020年学术年会在怀柔中影会议中心举行。此次会议由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北京市教育学会小学教育研究分会共同主办、北京市怀柔区教育委员会承办。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挂职副处长傅良华韩景毅,小学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王欢校长、秘书长李雯教授、副理事长王雪莉主编怀柔区教委主任徐志芳以及小学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各区县教委小教科长常务理事,理事学校校长共计32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会议还邀请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研究员做专题报告。学术年会首次增设区域课程建设学生活力展示环节,专家主旨报告引领与校长主题研讨,从多层面多角度回应育人活力激发

201.jpg

五育并举 绽放活力怀柔区域课程建设成果展示

怀柔区教委徐志芳主任致辞,诚挚感谢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教育学会小学教育研究分会怀柔区搭建学习交流展示平台,热烈欢迎理事学校教育同仁莅临指导,并详细介绍了怀柔区深化落实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引进优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发展蓝图和坚持立德树人、贯彻五育并举实施路径

202.jpg

怀柔区着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让孩子在全面、丰富、适切的教育中收获体验,健康成长。来自府学胡同小学怀柔分校、怀柔区第三小学、中关村一小怀柔分校、五一小学怀柔分校、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怀柔分校、十一学校九渡河小学学生们,进行了传统文化、科技探索、体育艺术课程精彩展示,从孩子们洋溢着快乐、自信、阳光笑容中,看到了课程改革建设活力育人效果。

203.jpg

主题论坛共话多举措实践探索,激活学校育人活力

秘书长李雯教授,以“应需应变:专业助力学校新发展”为题,详细回顾了2020年学会总体工作,应对疫情,积极调整工作计划,聚焦“疫情背景下学校办学品质提升的实践路径”年度主题,探讨新情境下的新挑战与突破口从优化学校内部治理机制、优化学校的教与学方式,按计划组织在线学会学术活动、搭建理事学校展示平台,征集评选优秀征文案例。2020年,防疫新常态下,以协同创新破解实践难题,以关键问题解决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整合学术与实践力量,不断创新探索,协同研究,共同有效破解当前发展重要问题,切实推进学校整体品质提升。

来自东城区东交民巷小学王文利校长、燕山向阳小学魏惠萍校长、朝阳芳草地国际学校魏淑娟校长、平谷区北杨桥中心小学孙桂银校长、怀柔区第三小学        曹仲帅校长5位理事学校结合激活学校育人活力”校本实践探索,进行主题交流发言。分别从教育治理体系建构秉持关怀教育理念,实现教师队伍激励、厚植中国情怀,拓宽国际视野、建构乡间课程,激发课程育人活力、弘扬传统文化 开展特色活动多方面汇报了学校在落实五育并举,激活育人活力主要举措及实践探索。

 

204.jpg

副理事王雪莉主编就校长交流发言进行专家点评。她肯定了北京市小学积极落实国家政策,激活学校育人活力实践探索。提出面向新时代,追求新优质,学校关注立德树人,创新开展育人实践探索,立足自身办学优势,从治理体系优化、课程体系建构、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发展指导多方面推进,体现新时代学校办学智慧和释放活力。 

205.jpg          

专家报告引领: 构建五育并举,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

会议特别邀请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研究员,为与会理事学校校长做《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专题报告。杨秘书长从当党的教育方针历史回顾,谈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九个坚持”,高屋建瓴带领校长们深度理解落实五育并举的战略部署,并且从德智体美劳五个领域深入浅出分析突出德育实效、注重因材施教、注重融合教学,加强体育艺术教育,实施劳动教育路径与举措。

理事长王欢校长代表小教会感谢感谢怀柔教委、感谢理事学校对学会活动一日既往支持与帮助,感谢学会秘书处为此次会议召开付出的辛苦。她谈及学会发展旨在凝聚大家共同思考与共同面对新时代立德树人创新实践。她分享了五育并举,提升育人质量,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核心品格与促进全面发展。未来,学会将充分发挥服务交流宗旨,努力提供学术引领、专业支持,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共同为首都小学教育发展提供支持

    2020年小学教育研究分会学术盛会隆重召开,为理事学校激活办学活力,落实五育并举,建构新常态学校治理体系,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理论引领与实践示范                      

                                 (小学教育研究分会秘书处  供稿)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