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 时间:2019-04-02
2019年4月1日上午,春风吹来百花香,何劲松院长在晨光中走进黄化门校区,与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的部分教师们进行了座谈交流。座谈会由陈雁飞院长主持。何劲松院长在今年的教学科研大会上提出了八个关系,即“怎样看待量与质的关系,怎样看待教与学的关系,怎样看待师与生的关系,怎样看待有的放矢关系,怎样看待成人与成事的关系,怎样看待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怎样看待规范与创新的关系,怎样看待人才与事业的关系”。陈院长就从这八个关系讲起,全面汇报了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近期的工作和今年的工作思路。随后潘建芬和张烁两位老师汇报了在美国访学的经历与收获,随后各位系、中心主任及部分80后教师代表发言,一吐培训与科研中碰到的问题和想法。最后何院长从自己的感受与体会谈起,亲切地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与交流。
何院长说,今天来到这里,看到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的事业,有了可喜的发展。没有人才就没有事业的发展,没有事业提供的平台,人才也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学院正在努力为每一位才华横溢的老师们提供平台和服务。
从今天聚焦的工作来看,大家都有比较高的定位,考虑的工作、主抓的项目,都是从大的学科发展,站在全市乃至全国的高度上来考虑问题。也能够比较精准的聚焦重要的问题,不是泛泛的,什么都想弄,而是解决一些突出的问题。
本次研讨首先体现了比较高的质量水准,从大家发现的问题,包括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等等来看,应该说水平比较高,具有我们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其次,本次研讨体现了我们长期的专注于培训,了解基础教育,了解北京的特色和优势。我们能够整合聚集各学科的资源,发挥团队的优势,通过重大工作和项目,把事情和人聚在一起,各得其所,各展其长。
随后,何院长结合3月11日在教学科研大会上提出的八个关系,进行了重点的阐释和强调。
关系一:人才和事业的关系
从人才的角度,首先各位老师表现出比较强烈的自主发展愿望,求上进,想做事,不想混日子,都有激情和活力,体现了艺术体育专业人才的特质。我能感受到这里特有的团结和谐的氛围,大家的精神状态也令我十分振奋。
从人的角度看,大家对自己的追求方向和价值都比较明确。重点发展什么,为什么发展,我到底想成为怎样的我,怎样成为更好的我,大家都有自己的思考。
这次,我还有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老师们的视野明显不一样了,有了国际视野,前沿视野。同样的问题,同样的研究,美国、日本是什么情况,什么做法,大家比较清楚。2015年我来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的时候,大家还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还有,在说起自己的工作与科研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大家言谈中带着的一种幸福感和成就感。这体现了大家的工作比较充实,找到了工作的意义与价值,并且得到同事、同行和服务对象的认可。
关系二: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说起来简单,难点在于能不能做到,很好的做到。大家作为教育学院的老师坐在这里,我想还是因为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做老师的目的,从古代的传道受业解惑,到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等,有很多的要求与表述。其实,我觉得具体到我们来说,做教师的目的特简单,就是帮助别人,帮助服务对象——中小学校长、教师。通过什么去帮助他们呢?用我们的观点帮助他们,用我们的办法帮助他们。这个时刻一定是幸福的,影响别人,不仅仅是影响某个技能和技巧改进,而是影响人生的观念,生活的态度,或者通过他们影响更多的人。教师这个职业的价值是什么?目的是什么?这个东西不清楚的话,很多时候就会失去定力,失去信心。
目的和目标是不一样的,目标是导向。像国外特别强调成果导向,可检测和可评价。教学、科研的目标不清晰,就会成为一堆糊涂账。
有了目标,还需要掌握规律,规律就是科学,不能蛮干,傻干。为什么搞科研,因为我们科研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就是长本事的过程。通过科研,我们能够认识规律,发现规律,掌握运用规律。最终想出好办法,达成小目标,解决真问题。
要做成事情,当然还需要资源。为了达成目标,都需要哪些资源,现有什么资源,需要争取哪些资源,到哪里争取,怎么争取……陈院长就很善于整合资源,我为大家服务的内容,也是要帮助大家整合资源、争取资源。
方法:有了资源还得有方法。这是更具体的层面,同样实现一件事情,有很多种方法,能够让你的资源最大化地发挥效益。古人讲“天时地利人和”,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有合适的形式和人,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这就是方法。具体到我们教学中,是进行专题培训,还是采用工作室,其中的很多环节,是展示还是研讨、讲座等等,都需要考虑什么是最优的。
成果:如何检验目标是否达成,如何评价。为什么现在说通过课程、教材、科研成果,包括实践成果、基地校,一定要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因为这样才能衡量你的目标达成没有,而目标体现出的是你背后的目的。
有时候,我特别羡慕你们,希望自己也是一名教师。因为我的目的,工作目的,相对教师来说,不那么有意思。我的工作就是能够为大家做好服务,让每一位教师事业有发展,工作有成就,专业有自信,生活有幸福。让教育学院的老师们,走出去能够挺起胸膛,被人看得起,被人尊重,被人认可,这就是我的工作的目的。尽管能力水平有限,方法不一定对,手段不一定合适,我这个目的、初衷是这样的,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我相信我们体艺学院在陈院长的带领下,每一位老师都能够找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都能沿着自己职业发展方向一步一步取得更大的成就,同时为学院和北京基础教育的艺术教育与体育教育做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祝福各位,成名成家!
撰稿 张庆新 / 摄影 夏西奇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