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 时间:2022-06-18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落实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全面深入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6月17日下午,由北京市教委、语委举办, 北京教育学院承办的2022年北京市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系列活动暨教育部、国家语委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北京市初赛赛前系列专题讲座第三讲《篆刻创作的方式与方法》顺利举行,讲座由北京教育学院讲师、中央美术学院外聘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书画院特聘书法家陶钧先生在线亲授。本次活动北京市中小学教师数百人在线参与,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周志勇主持讲座。
陶钧老师以《篆刻创作的方式与方法》为题,结合大量经典篆刻图片,主要从九个方面展开分析讲解:一是创作理念,强调学习篆刻要有法可依,同时要体会无法之法乃为至法的深刻道理。二是印文的选择,强调要选择适合入印的文字并合理安排字数。三是印材的选择 ,阐述印石的品类、规格、形状,重点分析陶瓷印的特点。四是推荐学习工具书:《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汉印分韵合编》《作篆通假校补》《古籀汇编》《篆字编》以及《书法字典》APP等。五是如何篆写印稿,包括如何检索文字,如何遴选印风,容易出现的问题,举例分析不同字数印稿的特点及处理要领,如何处理重文等。六是上石方法,包括水印上石、手写上石、涂墨法等。七是刊刻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刀具的选择,如何执刀,如何运刀等。八是与创作相关的几个元素。九是以图形印为例分析如何体现印味。
本次讲座针对有一定篆刻临摹基础的学员,对提升其创作能力展开具体指导。讲座强调对于传统方法的尊重与依托,在继承的基础上开展创作。陶老师结合自己多年丰富的创作和教学经验,图为并茂地展示了整个篆刻创作实践过程的理念和方法,对于篆刻学习者具有非常重要的学习参考价值。在互动环节,陶老师热情认真解答了老师们线上提出的专业问题,受到学员广泛好评。
本次讲座是第四届“印记中国”师生篆刻大赛专题系列讲座的第三场。活动以诠释中华优秀文化内涵、彰显中华语言文化魅力、弘扬中国精神为目标,旨在提升社会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营造亲近中华经典、热爱中华经典的社会氛围,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美术系马小虎 供稿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