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院系风采 首页 > 院系风采

改变思维,卓然远行 ——学前教育学院教师学习与发展卓越教师工作室圆满结业

供稿:学前教育学院 时间:2023-06-27

    6月15日,由学前教育学院王军副教授主持的教师学习与发展卓越教师工作室(2021-2023)在黄化门校区进行项目内结业展示与总结。上午的结业展示是对项目整体情况的回顾和学员及其青年教师团队学习与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由工作室主持人做项目总结、学员及青年教师团队展示、专家点评和领导致辞四部分组成。展示由业务助理肖楠楠博士主持,学前教育学院谢志东院长、首都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系主任康晓伟教授出席并致辞和点评。下午的结业总结由工作室主持人王军副教授主持,采用焦点团体访谈的方式进行,目的在于复盘学习过程,沉淀学员学习收获和项目设计与实施经验。至此,教师学习与发展卓越教师工作室项目内活动全部结束,项目圆满完成。
    教师学习与发展卓越教师工作室于2021年启动,目的在于以东城、海淀、朝阳等五个区为样本,开发、梳理和更新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北京经验,同时借助研究的推进,促进入室教师反思和统整自身的专业发展,引领入室教师从骨干走向卓越。为了达成项目目标,工作室专门开发了卓越教师培养的Redbrics模式。即以研究和任务为导向,以信念激发为基点,注重榜样引领、跨界和批判性学习,强调课程学习、个人反思、小组讨论、实践应用、现场展示、集体共议相结合的学-用-说-展循环,帮助学员完成学习环路,并不断螺旋上升。Redbrics中文可译为“红砖”,红砖是一种低结构的建筑材料,具有结实耐用、多场景适用、朴素美观的特点,这与项目理念不谋而合:不求一时的风光,而要沉下心来,建构教师专业发展的框架,给教师方法和工具,赋能于教师,之后教师 
就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自主地持续前进,纵深发展,卓然远行。
    经过两年的培训,工作室顺利完成了工作室研究目标、学员的个人发展目标和组织发展目标。就学员个人发展层面来说,项目唤起和激发了学员坚定而高远的专业信念,提升了学员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提高了学员的专业领导力与影响力,提升了学员的专业展示力,甚至改善了学员的生命状态。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学员的思维得到了改变,如对自身的认识、对研究的看法、对教师培训和学习的看法,学员还形成了整体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和成长型思维。以教师培训和学习为例,学员更深刻地意识到:培训不是培训者的单方面给予,而是培训者与学员的相互激发;培训的重点不是知识能力,而是赋予能量和方法;培训也不是终结性的和片段性的,而是贯穿在教师生命中的一条线索和一个能量库,教师可以不断回来寻找支持,把过往和未来穿针引线、融为一体,孕育出更加完满的自我;好的培训的影响是持续的,它型塑教师的信念和价值观,授予教师工作和学习的方法,使教师把理论和实践、自我和外在、过去和未来相融合,找到持续不断的生长点。相应的,培训中的教师学习不是被动听讲,而是场域中所有个体的智力激荡、是理论与实践的不断连接;学习不是无聊的,而是充满挑战和冒险的;教师学习也不是教师自己的事情,是教师所在整个系统的工程。学员在实践中亲身践行这些感悟,并把感悟不断深化,形成园本教研、科研和培训的理念、制度与策略。总之,在项目中,学员感觉“获得了很多能量”。学前教育学院谢志东院长用“伴新局、明目标、探形式、重实践、善整合、勤总结、促提炼”六个关键词点评本项目,也提出对工作室结业但不结束,持续深入研究的殷切期待。
    始生之物,其茂也盛,其形也丑。教师学习与发展卓越教师工作室是第一次开设,尚有很多不完善之处,未来项目组会继续努力,探索出更多、更有意义的模式,服务于首都的教师学习与发展。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