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 时间:2023-11-10
2023年11月9日下午,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邀请教育管理与心理学院的孟彦博士以她本人所发表的《跨界学习共同体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基于扩展学习理论视角的案例研究》论文为题,分享她在实证研究论文写作方面的经验和心得。本次活动采用线上方式进行,是“英语学科育人研究”学科创新平台学习交流系列活动之一,平台全体成员、外语系教师及对相关研究感兴趣的老师参加了活动。活动由“英语学科育人研究”学科创新平台负责人李宝荣教授主持。
孟彦博士结合她和李宝荣老师针对主持的英语卓越教师工作室的培训项目开展合作研究,基于扩展性学习视角建构了包含专家主体、教师主体、内容客体、共同体环境以及组织系统的分析框架,探索分析了工作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举措,合作发表C刊论文《跨界学习共同体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基于扩展学习理论视角的案例研究》。孟彦老师主要从研究问题的确定、理论视角的分析、研究方法的选择、论文撰写及投稿到发表五个方面和老师们分享了她在论文写作方面的思考和心得,同时在研究发现或结果及具体内容的筛选等方面,分享了她的具体经验和和做法。
孟彦老师在分享了论文内容和论文写作过程之后,与参会的老师进一步就如何在培训过程中寻找论文选题以及如何结合培训项目撰写科研论文等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活动最后,李宝荣副院长作总结发言,她指出,孟彦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过程实际,从选题到理论学习,从研究问题的确定到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问题的提炼,都做了深入的分析和交流,过程清晰全面,非常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特别是跨界学习理论结构图的建构,体现了她对于扩展性学习理论的深入学习,对每位老师都是一次跨界再学习的过程。接下来李老师结合讲座内容及她本人在与孟老师合作完成论文过程,和老师们分享了她的几点感受:一是要把研究嵌入到常规的教学工作中,嵌入到理论文献的学习及工作坊的学习之中去,在教学工作实际中建构研究思路和理论框架。二是要在理论学习基础上进行提炼,要通过持续不断的阅读文献和深入思考,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理论框架。三是要倡导跨界合作,倡导不同学科、不同视角、互补融合甚至是批判式的跨界合作和研讨交流,通过跨界对话和定期交流促进思维的碰撞,推动我们的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孟彦老师的论文撰写过程增强了我们对于实证研究和跨界合作研究的信心,希望老师们能从中获得启发并有所触动,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兴趣和选题方向,持续深入进行研究。
本次活动是人文与外语教育学院学科创新平台的系列活动之一,也是人文学院凝练团队合力、强化实证研究的科研工作系列举措之一,将跨学科、跨部门力量紧密结合,为学院发展引入更多智力支持。人文学院将不断探索将个人研究志趣、培训工作实际与团队有组织的科研相结合,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全院教师的科研实力和研究水平,从而更好地提升我院的培训水平,为首都基础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