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院系风采 首页 > 院系风采

数字赋能 探索创新 ---信息科技教育学院主办“数字技术赋能思维课堂实践研讨会”

供稿:信息科技与劳动教育学院 时间:2023-12-18

  为推动数字技术与教学的创新融合,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与技能,进而推动思维型课堂的深入实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2023年12月11日,北京教育学院信息科技教育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中学部联合主办“数字技术赋能思维课堂实践研讨会”,来自全国150多名教师现场参会,线上更是吸引了四万余人观看。

  信息科技教育学院院长吴珊为本次活动致辞,吴珊表示育新学校作为提升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的协同创新项目基地校,在北京教育学院信息科技教育学院的引领下不断突破探索中的困境,寻找数字技术和教学深度融合的有效策略,为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教育集团校长陈国荣发表了题为《育新学校数字技术赋能思维课堂的实践之路》的主旨报告。在大会的数字技术赋能课堂教学观摩环节,育新学校技术赋能思维课堂负责人、正高级教师李斯莲以《数字技术赋能思维课堂学科实践》为题做引导发言,由育新学校初一数学教师魏美春现场执教《具有倍半关系的线段位置探究》。

  北京教育学院信息科技教育学院于晓雅副教授做了《数字技术赋能思维型课堂教学微场景的实践探索》的报告。于晓雅副教授是信息科技教育学院人工智能和创客教育研究中心、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学科创新平台、数字技术赋能教学场景创新实践研究协同创新学校计划项目负责人,她基于多年从事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培训的经验,同时结合育新学校的实际,与育新学校的老师们积极开展数字技术赋能思维型课堂的教学微场景探索与实践,本次研讨会就是协同创新项目的阶段实践成果汇报。

  研讨会上安排的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史地政生)四个数字技术赋能学科实践探索工作坊,充分展现协同创新学校计划项目的阶段成果,向全国线上线下参与的老师们展现了育新中学数字技术赋能思维型课堂教学的实践,得到了我院英语学科张金秀教授、数学学科顿继安教授、语文学科许艳副教授的充分肯定。北师大思维型教学专家孙素英教授、朝阳教科院数学教研员袁克定老师、首都师范大学英语学科赵连杰教授,以及于晓雅副教授和张香玲博士等五位专家对工作坊进行了点评,为协同创新项目进一步深入开展实践探索指明了方向。

 

 

  研讨会午休期间,育新学校艺术中心的学生社团,还在体育馆为休息的与会领导、专家和老师们,展示了育新《博物馆大剧院大讲堂》特色课程。展现了育新学校全面发展、综合育人的教育理念。

  此次研讨会对于促进学校及教师对于数字技术赋能思维型课堂的理念、实施路径及策略的理解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促进了跨单位、跨领域的研究与合作,信息科技教育学院协同创新项目也会以此为契机,继续依托项目校,持续深入探索数字技术赋能教学变革,实践创新师生思维发展课堂。

返回顶部

院本部:西城区德胜门外黄寺大街什坊街2号 | 电话:82089116

京ICP备10039640号-5 |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64号

©2024北京教育学院 版权所有 |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