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黄寺校区,海棠芳菲,春意盎然。4月20日,各区干部教师培训者齐聚北京教育学院,以“2021年北京市中小学干部教师培训者培训暨工作交流会”的形式,交流经验,分享智慧,共议培训,共谋未来。北京教育学院分管副院长周玉玲,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汤丰林教授,北京教育学院基础教育人才研究院培训师研修中心主任余新教授,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总编张晓明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学校改进与评估中心主任杨朝晖教授等高校专家,各区干部教师培训机构领导、教师120余人参加了活动。
整个活动分为“培训者专业发展论坛暨培训者培训”和“培训成果交流会暨培训者培训”两个板块。分别由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中心主任、学院培训管理办公室主任方怀胜,学院培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柳立涛主持。
上午的培训者发展论坛聚焦“培训者专业能力建构”“培训者培训课程建设”两个主题,邀请来自各区的18位培训者,畅谈观点,分享思考。南楼103和503的会场里座无虚席,氛围活跃,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而后,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汤丰林教授,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总编张晓明教授分别为干训论坛和师训论坛做精彩点评。
汤院长用“轮廓清晰的素描”“唯美精致的油画”“写意浓浓的国画”形容各位干训代表的发言。提出干部培训者要念好“懂、会、释、拓”的四字真经,要懂政策、懂校长、懂学校;要会研究、会指导、会提交;要释放正能量、释放活力、释放智慧;要拓展交往面、拓展视野、拓展思维。同时还有具有超越教师、超越干部、超越自我的“超能力”。
张晓明教授分享了参加论坛的几点感受,首先他评价北京的干部教师培训者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背景下,自觉研究培训者专业发展是自我更新的睿智行动;其次,大家基于实践开展研究,以研究提升实践品质,强化了方法论意义的实践理性;再次,这次论坛两大专题九个发言,尽显了培训者发展研究多样化成果的异彩纷呈。同时,他建议北京培训者要在培训者专业标准研究方面做出全国示范,要在培训课程标准的研究、应用和全方位深度落实方面做出北京引领,要注重从结构化课程群的设计转向特色化的精品课程研发。
板块二 培训成果交流会暨培训者培训

下午,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中心主任、学院培训管理办公室主任方怀胜就“十三五”期间区级培训者队伍建设工作进行了大会交流。五年来,市师干训中心将培训者培训作为必选动作,持续推进。依托主题培训和微信公众号搭建点线结合的学习平台。以培训专业化研究为切入点,深化队伍专业能力提升。以培训方案征评为突破口,促进评价导向和标准引领。以专业发展论坛为载体,建立共议、共论、共谋培训者专业能力提升和培训专业发展的机制。
来自海淀、顺义、西城、丰台的培训者就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交流。来自朝阳、房山、石景山、大兴的培训者就本区特色培训方案进行交流。首都师范大学杨朝晖主任结合4个做交流的优秀课题成果,做了“科研赋能培训者专业能力提升”的微讲座。“国培计划”专家、北京教育学院余新教授针对优秀培训方案的交流做了逐一点评。
最后,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周玉玲对当天的活动进行了总结,代表肖书记、何院长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同时,她对各区培训者队伍建设提出要求。她指出培训者这支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前瞻意识对于每一个区域的教育发展至关重要。各区的干部教师培训机构要成为区域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面旗帜,培训管理者要勇当“擎旗手”带领自己的队伍完成使命。每个区都要竞进提质,勇当标杆,成为干部教师培训领域的旗舰。过去20年教育改革一路走来,从课程内容到学习方式再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十四五”已吹响迈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培训者面临的挑战更大,责任更重,既要理性研究,也要感性做事,用掌握的理论和方法,把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做得更好、更到位,促进中小学校和本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满满一天的活动,既有智慧四溢的同行分享,又有高屋建瓴的专家指引;既是一场交流研讨的盛会,又是一次专业引领的培训。大家风格迥异,但都干货满满;虽然言简意赅,但都回味无穷。参会代表和受邀专家对活动给予了较高评价,此次论坛交流活动专业性强,研究成果丰硕,在“十四五”开局起步的关键节点举办,不仅有助于培训者专业发展,更为后续干部教师培训工作推进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