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5-11-14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提高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质量,11月11日,受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托,北京教育学院在中轴路校区百人讲堂举办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开班式。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肖汶,市教委基教二处副处长向姣姣、二级调研员慕明高出席开班式,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学院班子成员参加开班式。

向姣姣首先介绍了本次培训的背景及意义。本次培训是在2024年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基础上,对标政策新要求和实践新需求接续举办的第三届培训班。培训班覆盖全市各区教委及燕山教委、经开区社会事业局的分管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以及中小学、幼儿园主管校级领导,共计102人参加培训。通过培训希望为干部们提供一个可持续学习、交流和成长的平台,共同探索、一起推动中小学校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学院德育教研室主任郭冰解读了培训方案。本次培训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核心主题,通过专题理论讲座、政策文件解读、学校特色经验分享、分组研讨等多元形式构建课程模块,突出培训设计的过程开放性与互动分享性,旨在全面提升教育管理干部的履职素养、政策理解水平与实践应用能力。

肖汶在讲话中强调,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确立为我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目标之一,这深刻昭示了我们党在新时代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向伟大复兴的坚定意志。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贯穿于办学治校全过程,深化各级各类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新时代赋予教育战线,特别是每一位教育管理干部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他要求参训干部,一是要珍惜机遇,潜心研学,力求在理论武装上有新升华,在政策把握上有新提高,在视野格局上有新拓展;二是紧密结合学校管理工作实际和学生成长规律,积极研讨如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形成务实管用的工作举措;三是希望大家勇担重任,做好示范,不仅成为本校工作的有力推动者,更要发挥好“种子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成为播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种子的辛勤园丁。

开班仪式后,中国人民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陈立鹏教授,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题作开班第一讲。讲座深入剖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重要论述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之间的内在关联,系统阐释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北京市民宗委民族一处处长沙海涛对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及民族教育政策进行深入解读。慕明高围绕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等十二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施意见》,开展专项解读,为参训学员精准把握政策要求、推进工作落地提供了针对性的指导。
后续工作中,项目组将精准对标政策精神,严格落实市教委相关部署,紧紧围绕提升中小学相关工作质量与实效持续用力,为北京市中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夯实干部队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