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5-11-25
来源:2025-11-25 现代教育报-强国号
近日,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突显实践育人导向。如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激发科学兴趣,学习科学方法,培育科技精神?近日,第二届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举行,来自北京市各区的200多名教师代表围绕实验教学的创新实施路径和策略进行展示与研讨。

此次活动由北京教育学院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主办,旨在为北京市生物学教育工作者搭建实验教学成果展示与经验交流的平台,展现实验教学的创新活力,凝聚“以实验促探究、以实践育精神”的育人共识。北京教育学院纪委书记张润杰在致辞中表示,教师要坚守育人初心,把实验教学作为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抓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生命的奥秘、体会科学的力量,培养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和探索之志。

以毛豆腐为实验载体,借助显微观察,引导学生认识霉菌的形态结构及其多样性;课上面向全体开展定性实验,课下面向兴趣小组开展定量实验,学生通过探寻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寻找抑制苹果制品褐变的科学方法;以如何科学“设计菠菜‘保绿’方案”为情境,对接真实情境中的蔬菜保鲜问题,再借助AI工具对叶片绿色程度进行相对定量分析,让教师在常规教学课时内即可带领学生完成大量数据采集和分析……研讨会期间,人大附中生物教师讲授六节展示课,来自北京多区的教师代表则通过线上同步展示了更多实验教学探索。这些课程不仅生动有趣,而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实践为桥梁,将抽象的生物学知识转化为学生们可触摸、可观察、可思考的具体现象,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化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激发对科学探究的热情,锤炼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科学创新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宓奇介绍,人大附中生物组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素养为导向”的理念,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探究生命奥秘的乐园。通过畅谈科学史故事、开发和完成拓展实验、设计丰富的课内外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科学、爱科学,提升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能力。
“生物实验的魅力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基本过程和步骤,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现做中学。”研讨会上,北京教育学院生物教研室主任徐扬聚焦“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实施”作专题讲座,直击一线教师在实验表现性评价设计中的难点,分享实验教学评价的创新思路。“科技教育追求的不是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手脑并用的知行合一。实验教学恰好为学生的知行合一提供了重要的实践载体。在生物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学生透过动手实践与思考,能够发现身边的生物学问题,链接生命科学的前沿问题,对于学生未来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当天,研讨会还设置了18个现场体验实验和海报展示项目,涵盖了模型制作、技术创新、生活实践等内容,多维度呈现了北京市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成果。北京汇文中学展示了自制列文虎克式显微镜、自制光谱仪;北京市一六一中学展示了生物类群复习“推推乐”互动软件,将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学巧妙结合;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展示了“平板+简易光度计”的创新实验,让参会者感受到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创新玩法。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2579129971342127016&item_id=2579129971342127016&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